《北朝帝业》作者:衣冠正伦.txt
当前页码:第65页 / 共44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他让人将那马群从侧方引入,并又着员将崔彦昇押至城头,这才发问道:“后路贼胡多少?”

  “荒野尽是,不能尽数,但起码应有万余。”

  听到崔彦昇这话,守将顿时瞪大两眼,又惊问一句:“多少?小子想清楚再答,若敢欺诈,老子刀锋可是新磨!”

  “约莫万数,只多不少。我部连剿贼胡十数部,杀贼数千,并擒杀东夏州豪酋刘平伏子刘镇羌等数名胡酋,将军所见马匹、俱由胡部取得。库利川南北胡部多数来攻,不久之后便要抵达,将军若是不信,可以直望真伪!”

  任谁被如此看轻羞辱,都会忍不住,崔彦昇此刻便也不再客气的说道:“但请将军尽快请援防备,勿以城民性命验此真伪!”

  “你、你是胡说……怎么可能?”

  那守将听到这里只觉得有点发晕,须得扶住城墙才能站稳,先是勒令将崔彦昇拘押城中,然后又连忙派遣斥候外探,并着员备好烽烟,随时准备点燃示警。

  此时远在归德城东北方几十里外的山麓中,李泰等人正在策马疾行。

  过去这几天时间里,为了吸引住后方稽胡大军的仇恨,他可是无所不用其极,总算将人引到了洛水源头附近。

  但他也自知在西安州人缘欠佳,常善那家伙本来就憋着坏想收拾他,若知他将这么多稽胡引入境中,还能客气相待那就见鬼了。

  所以在进入白于山境域中后,他便开始着令部伍分别脱离大队,山野中沟岭纵横,一次少个二三十人也并不起眼。

  一直等到将近洛水源头的归德城附近,他所部三百名部曲已经脱离了队伍,并在白于山北部山谷中聚集起来,剩下的人马则引着稽胡追兵们继续向西行进。

  祸水西引是很爽,可关键是不能把自己也淹没在这祸水中。高敖曹那么牛逼,都被战友背刺、有城难入。李泰可不想自己也被堵在关城前不得进入,死在稽胡乱刀之下。

  一路奔逃,马匹难免离散,收捡战利品时太过仓促、无暇细辨,而且就算是合格的战马,没有蹄掌的保护,长途奔驰下来也难免伤损。

  若只是马群抵达,归德城守军是一定会接纳,李泰也能找到一个寄放马匹的地方。

  至于还能不能要回来,他根本就不担心,少了一匹常善个老小子都得给自己补上!

  因为眼下他的计划才只进行到前半场,后半场才是关键。

  祸水西引、损人利己,这不是人干的事,李泰自是一个体面人,当然不会这么干。他把稽胡追兵弄到西安州附近,就是为了大战一场、狠杀一通。

  妈的这一路把我追的狗一样逃窜,真以为老子没脾气?

  他脱离队伍、不去归德城,也不是为的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借兵。

  “郎主,翻过北面那道山梁,前方便是平野,再行半日光景,即可抵达统万城!”

  此境沟壑纵横,在一般人眼中看来只是大同小异,但却是李到生长于斯的乡土,对此间地理那是熟悉至极。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一边拉着战马缰绳在崎岖山岭上艰难行走,一边大声呼喊打气道:“大家再坚持一下,等到入了夏州引来强军,杀光那群追赶至此的贼胡!”

  此间就是所谓望山跑死马的地带,明明两道沟谷之间清晰可望,但却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折转绕行才能抵达。

  如此艰难跋涉,一直到了第二天午后时分,他们才离开山区,来到了平野地带。但所谓的平野,只是一片戈壁沙碛,若非李到提醒在山中装满水袋,人马劳顿之下,未必还能有力气继续赶路。

  夏州要比陕北地带更加荒凉,四野望去,地势既无明显起伏,也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倒是有许多断断续续的长城,但也早已经荒弃下来,没有兵卒驻守。

  在李到这个地头蛇的带领下,一行人又在这荒野中奔行两个多时辰,视野中风物渐渐变得丰富起来,有许多牧民部落分布此间。而最醒目的建筑,则是一座耸立在缓坡上的雄城。

  那城池高大深阔,在这荒野中极富视觉的冲击力,就是赫连勃勃在一百多年前所修筑的统万城。胡夏政权虽已覆亡多年,但这座雄城却仍保留至今,正是如今夏州的州治所在。

  左近附城而居的牧民很多,那些绵延的毡帐营栅几乎一眼望不到边。李泰他们刚刚抵达聚居地附近,便有许多牧民乡勇引弓策马入前喝阻质问。

  还是李到出面进行交涉,其族势力虽已迁入关中,但人面还是留下不少,这才得以顺利穿过这大片的聚居区,来到统万城前。

  “李四,你不在关中温汤暖卧,怎么有暇重返寒荒故乡?”

  守城的兵长一眼便认出了李到,策马入前笑语打趣道。

  李到却没有闲暇同人叙旧,只对那名兵长抱拳歉声道:“军情紧急,眼下实在无暇共拔也阿兄叙旧,请速入城通告宇文使君,南境贼胡复叛,已经攻入西安州。我追从大行台从事中郎、高平男李使君,昼夜兼程入此告警!”

  那守城的兵长听李到说的这么严重,顿时也不敢怠慢,先将李泰的令符信物接过,然后便匆匆入城。

  李泰等人等候未久,一名身材挺拔的中年人便在群众簇拥下策马出城,神情严肃道:“哪一位是高平男李从事?”

第0164章 名动北州

  山谷中厮杀声告一段落,随着攻城的稽胡兵众退后休整,城头上守卒们也开始拖着疲惫的身体打扫战场、修补缺口,有人干脆在城头上席地坐卧,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这些胡卒怎么如此狠恶?把那姓崔的贼官下属押过来,我要问问他当中究竟有什么古怪!”

  守将扶墙向下望去,视野所及的城外土地上到处抛撒着稽胡尸首,眼神中已经不复之前的骄横轻敌。

  按照以往的交战经验,这些稽胡部伍斗志实在谈不上顽强,不要说攻打这扼守险要的归德城池,哪怕在野中遭遇,往往也是能逃则逃,绝不恋战。

  可是这一路来犯的稽胡人马,不只卒员众多、塞满山谷,战斗起来也都斗志满满,一个个咬牙切齿、悍不畏死的模样,实在让人怀疑这些敌人究竟还是不是稽胡?

  这些敌众并没有因为劳师远来便停下休整,抵达城外山谷后,即刻便向城池发起了进攻。守城士卒们虽然成功打退了敌军攻势,但也明显察觉到这些胡卒同之前所交战的大不相同。

  短短一个时辰里,稽胡人马便发动三轮攻势,投入的兵力逐次递增,到了第三次更是直接投入三千多名卒众,将归德城东面城墙围堵的水泄不通。

  尽管没有攻城器械的辅助,但这些悍不畏死的胡卒用人摞人的方式,都险些攀上了归德城城头。

  守军们虽然打退了这些胡卒们颇失章法的攻势,但守城的器械物料也消耗过半,箭矢、木石等等亟待补充。

  守将本来还颇自信,只觉得凭着城池地利、以逸待劳,就凭本部人马固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可看如今这态势,若稽胡接下来还能保持如此高强度的攻城节奏,如果外无援军的话,再过个两三天只怕就得弃城而走。

  崔彦昇很快又被带上来,面对守将的质问,便作答道:“先攻者应是名为郝仁王的贼胡万骑渠帅,其部属万余、势力颇雄,被李使君率部攻破,焚其城堡、杀伤数千,是比其他贼部要更憎恨。将军已见贼势猖獗,宜早请援,起码要坚持到李使君引众杀回。”

  那守将听到这话后更是羞恼不已,怒喝道:“老子既非那贼官部曲,凭什么要为他舍命抗贼?如果不是你们将这些贼众引来,归德城也不必遭此兵祸!”

  “身在戎旅,杀贼即是本业!将军若以各自职守为限、置身事外,那么请问,我等行台官佐是有征讨贼胡的责任?陕北诸州,贼情猖獗、民不聊生,胡荒遍野、行止皆危,又是谁的过失?”

  崔彦昇闻言后便冷笑起来:“将军前所狂言,犹在耳畔。使君过境之客、兵止数百,因见贼胡行凶于野、忿而击杀,转击千里、杀贼无数。若当时有各循职守本分的计议,何必自投险处,直须归奏边士无能!

  使君曾言,相仇互攻,只会伤情累物、于事无补!边情自有忧苦,偶或力有不及,宜需体谅,纾困解忧才是在事的本计,不应该妄作指责。贼势散乱难追,聚而杀之乃是上策。

  将军目此为祸,那么筑城列甲于此,究竟是为何事!崔某不才,亦曾手刃数贼,侥幸未死于外,今既入城,生死唯将军以裁!”

  那守将听完这番话后,神情先是大怒,死死盯住崔彦昇,好一会儿才回望部下们大声道:“咱们边军寒苦暂且不说,但一腔壮志被人小觑,该要如何回应?”

  “杀敌!杀敌!”

  左近士卒们各自振臂呼喊道,望向崔彦昇的眼神自有几分羞恼,但眉眼间的忧虑也是消失无踪。

  “老子是瞧不起南州那些仗势弄权的厌物,但你家使君若真如所言壮志,来日有幸相见,我自向他告罪。我既将你们纳入庇护,城在命在,我死城无。若有余力,共此守城杀敌。”

  说完这话后,那守将又命人抛给崔彦昇一柄战刀,然后又下令道:“贼众来急,仓促应战。儿郎们却敌有功,我来犒劳,城内杀羊作餐,饱食之后才更有力!”

  士卒们听到这话,又纷纷呼喊喝彩起来,比接连打退几次敌军进攻还要更加高兴。他们虽然在守牧区,但因为给养不丰、食料需俭,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荤膳了。

  城中士气有所恢复,但在城外的稽胡人马则有有点无以为继了。

  郝仁王对李泰及其部曲的仇恨不必多说,刚才亲率族众进攻城池,用力太猛竟连配弓弓弦都给直接拉断,此刻退回稍作休整,遥望对面城头沉声道:“告令后路人马入前,我已经拿人命为他们打压了守军胆气,城中兵疲物缺,正是继续进攻的好机会!”

  “后路刘万骑使人传信,告是需要伐木造梯登城,明早才会进攻……”

  有部将入前垂首禀告道。

  郝仁王闻言后便是大怒:“蠢、愚蠢!我等跨境来攻,最重要就是以快制敌。沿途收获的那些杂卒,正该使用此处。一旦敌人缓和心定,再想攻乱并不容易!那前路贼军为何能杀掠逃窜至此?就是因为快!过万的人马困不能前,一旦逗留,必会人心败散!”

  想到被李泰一行迅速攻破的自家城堡,郝仁王又是心痛不已。

  连日来的追杀未果,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兵贵神速的道理。攻如疾风骤雨,逃则秋风掠野,战又不战、走又不走,只会贻误时机。

  游遁如风本该是他们稽胡人马的看家本领,却被那一支敌军发挥的淋漓尽致,人马都已经追到了这里,那些胡酋居然还想着保存实力,在他看来自是愚不可及。

  “他们不攻,我攻!告令人马,快快进食,入夜之前再攻一阵!”

  心中虽然愤懑不已,但郝仁王也号令不了别部人马,只能咬牙下令道。

  “可、可人马损耗已经过千……”

  部将听到这话,顿时一脸为难。

  “攻下此城,损失都能补回!”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郝仁王已经成了一个有进无退的红眼赌徒,只希望能够通过继续前进补偿之前受到的巨大亏损。

  他这种心理,其他胡酋们也有预见,当黄昏时其部再向城池发起进攻,后路几名胡酋便各自笑语道:“仁王这次真是癫狂,大失往年的稳重。诸部至此,怎么可能无功而返!

  但既然他要一味强攻,谁又会跟他争抢这一苦事?攻城拔坚本就不是我们的长处,此境除了这座城池也并非没有别的势力,他偏要向难处强求,咱们却不能犯蠢,抓紧时间搜查扫荡左近的牧群村邑!”

  郝仁王的计议或许是对的,但他的诉求却不能代表所有同行胡部的利益。

  这一次的诸部联合出兵,本质上就不是纲领明确、攻城略地的造反,无论最开始发起的名义是什么,可现在对诸胡部而言,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仗着人多势众而趁火打劫。

  现在有郝仁王在前面围困进攻城池,他们自然要抓住机会对周遭乡野细致扫荡,能够轻松抢掠获取的利益那才是真实不虚的。就算侥幸攻下城池,他们就能长期拥有、据地称雄?

  “贼胡目短视而性贪婪,好散怯聚,无荣辱之心、唯贪生之念,一触即溃、追逐艰难,因此难以根除。”

  夏州将士们策马南来,和宇文贵并驾齐驱的李泰听到对方对稽胡族群秉性的高度总结,也忍不住连连点头:“使君确是高见,我与贼胡虽然不长缠斗,但对此胡性也感触颇深。诱之群出的时候手段用尽,结怨可谓深刻,但此群胡仍然犹豫追否,险些失控。”

  “见解或高,但却技力用拙,一样无功于事!高平男的夸赞,我实在愧不敢当。在镇时间不短,却一直未能将诸贼胡聚而攻之,使之长为地表之患。今次若能痛歼贼胡,北州官民都要感怀你的义举啊!”

  宇文贵又叹息说道,望向李泰的眼神也满是欣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器性不同所以才要分别使用。贼性狡诈谨慎,闻知使君威名便已惊惧游遁、不敢争强。我却寂寂无名,贼不知惊,所以才群贼鹊起、攻逐不舍。如果不是使君势力援助,也绝难囊括此功啊!”

  李泰这么说倒也不是拍马屁,能聚而不能杀也只是瞎忙,如果宇文贵也像别境驻军一样只是自保而不出兵,那他可能还要担上一个惊扰贼胡、扰乱边州的罪名。

  好话人人爱听,宇文贵闻言也大笑起来,一边策马疾行一边又说道:“高平男强要给我美誉,我也不再拒绝。但也需要战过之后,才能彼此夸奖不觉心虚。

  愿此役大杀贼胡,从此以后,高平男于此境中便也不谓无名。我倒是心中好奇,待你威名卓著后,若大行台恩用镇守此间,还有什么妙计能够惩治群胡?”

  听到宇文贵这么说,李泰心里也颇有期待,他是真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坐镇方面的机会、从容发展自己的势力,之前一路逃窜的时候,心里便有了许多的想法。

第0165章 精兵羡人

  一处上陡下缓的山谷中,有千数名胡卒据守于此。

  此处坡谷土层松散,凡有人马踩踏、砂石便簌簌剥落,堆积在谷地中。经年累月下,便形成这一道宽达几十丈、上陡下缓的坡谷。

  底部虽缓,但坡度也并不利于骑兵的冲击,而且松散的土层也不适合攀爬借力,唯从谷隘底部才能进入。

  当夏州人马绕行白于山东麓、突然出现在稽胡人马背后发起进攻时,稽胡人马交战未久很快就发生了溃散,开始慌不择路的向各方逃窜。

  白于山中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多变,有的胡卒直接撞进了死路中、束手待毙,有的运气不错,能够在曲曲绕绕中找到活路。

  这一支稽胡人马便属于后者,兜兜绕绕间竟然一路逃到了白于山的外围,只要冲上谷后那一道陂梁,便完全离开了这沟岭范围,荒野任驰骋,再想围追下来便极为困难。

  谷口一路追兵仍然紧追不舍,但这些求生意志甚坚的稽胡卒众这时候也斗志激扬,几次打退了追兵的进攻,且战且退,已经退到了山谷中段,脱困有望。

  “下马,射杀这些贼卒!”

  游走各处督查战场的宇文贵来到这里,地势战况略作察望,便下令说道。

  旁边的李泰闻言后则有些不解,此间地形蹊跷,除非在谷口列阵向内推进,否则其他各处都距离核心战场很远,并不是一个适合弓手发挥的好地方。

  他这里还没来得及质疑,宇文贵身后那百余劲卒便纷纷下马,冲上那陡峭的坡岭,各从身后硕大皮囊中抽出长弓,压弓定弦然后便引弓向下射去,弓身震鸣声嘣嘣作响,矢出如电,穿透虚空,眨眼间便射杀距离很远的几十名胡卒。

  李泰眼见这一幕,不免也瞪大两眼,这些精卒们所用劲弓,起码在五石以上!

  南北朝计重较后世为轻,弓力石数也大于其他朝代。像以勇猛著称的名将羊侃,所用弓至二十石,马上用六石弓,臂力冠绝一时。

  但历朝将领用弓都没有这样夸张的石数,关键还是在于计量标准本就不同,若进行跨时代的对比,这个石数需要折半或者更多。

  李泰部曲配弓多是两石制式,兼顾步骑作战。稽胡士卒配弓多在一石半乃至更低,是以骑射为主的轻便小弓。彼此无论是射程还是矢力,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差距。

  更强劲的弓,李泰也能用,力开三石骑射作战的时候,负担已经比较大,严重影响腰背的稳定性。平地开弓可达四石,准头上就会降低。

  当然现在他还是一个半大小子,体格和力量还没有达到巅峰,仍有成长的空间。但终其一生,估计也难望羊侃那种猛将项背,毕竟天赋这种东西不是努力能追上的。

  平地开弓五石者,他部曲中朱猛等寥寥几人也能做到,但大多数时候是用不到如此劲弓。毕竟实际的战斗中,个体再强,缺乏群体的配合,所能发挥的效果也是有限,除非能一箭射死敌方主将。

  所以当看到宇文贵这百余部曲居然人人都能开五石弓,李泰惊讶之余,口水险些都要流下来,也不由得感慨,真正的豪强军头那可不是单纯的人马够数这么简单!

  没有基础便谈不上数量,万人大军中只怕都挑不出上百名臂力足够雄壮的勇士,而且必然也配合着成熟系统的训练方法不计成本的进行投入,才能训练出这样一支数量可观的劲弓队伍。

  在东夏州境内纵横多日,李泰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其实已经有点小觑豪强了:就稽胡这种组织力和战斗力,至于让人愁的抓破头皮?可见北境这些豪强们也是马马虎虎。

  可在见到宇文贵这支精锐人马出手后,他心中那些许轻视顿时荡然无存,这些北境老钱们能在此境立足多年,也真是各自都有看家的本领,实在不容小觑。

  怪不得宇文泰都要对宇文贵以宗亲待之、极力拉拢,也不只是彼此同姓那么简单。只看这一支精锐小队,就可推想宇文贵家族在夏州的势力之雄大。

  有了这一支劲弓小队加入战斗,谷地中的稽胡士卒们顿时混乱起来,他们之所以斗志高涨,除了求生心热,还在于地形上的优势。可现在别人数百步外便能将他们轻松射杀,继续留在这里只会沦为活靶子!

  当谷中稽胡队伍发生混乱时,谷口中的追兵也顺势攻入,很快便将这一支稽胡队伍冲杀溃败。

  败卒们很快便被引出,驱赶进了一处陡壁环绕的山谷中,这里聚拢到的败卒已经有了三千多人,乌央乌央的填满山谷。

  整个白于山麓中,战斗仍在继续,主要是夏州人马在厮杀,稽胡部伍则四处逃窜。

  原本堵在归德城东面的稽胡人马已经逃散开来,守城将士们松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焦虑。

  “将军,援军几时能至?若还不来,那些贼胡人马可要被别州部伍围杀光了!咱们在这里力战堵截,却被别人摘了战果,这不能忍啊!”

  有士卒站在城头上翘首张望城外山麓中追逃情景,一脸焦急的说道。

  “老子又非上官,哪里知道!”

  那守将闻言后便不耐烦的摆手怒喝道,他的心情同样焦虑难当,但也只能把心思憋在肚子里。

  三天前贼胡入境,看到贼势庞大后,他便已经派人前往五原城告急,但五原城给予的答复是让他据守五天、援兵才会到达。

  西安州刺史常善麾下劲卒三千,加上士伍劳役虽然也有五六千之众,但却需要分配在广阔地域之中,而且五原城西面不远便是盐池重地,多有胡部势力垂涎窥望。

  费也头等名义上虽然归属统治,可若五原城防务空虚,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震慑,这些胡部也未必就会安分守己。

  因此常善也只能将治内人马防务协调一番,才能抽调出一支机动力量发兵来援,并非刻意的贻误战机。

  其实夏州情况同样如此,北境诸州远离关中,驻军成本太高,多数都没有足够应变的机动力量,能够守住关键城池不失已经算好了。

  可夏州并非稽胡人马冲击的首要目标,防守压力并不算大,再加上宇文贵在夏州威望崇高、根基深厚,能够放手征发调度当地豪酋势力,这都是西安州常善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才能在得讯之后即刻出兵。

  诸州人马不相统属,战斗虽然发生在西安州治地内,但夏州人马那也是昼夜兼程、身当锋镝的奋勇杀敌,通过实际行动解救西安州的兵危,他们总不好再厚着脸皮讨要战利品。

  那守将越想越气,再望向一同站在城头上观望战况的崔彦昇时,可就没有了英雄相惜的情怀,指着他便忍不住破口大骂道:“你家主公李伯山就不是好物!诸州人马都有杀贼守境的责任,为何偏偏要将贼众引入我西安州!若把这些贼胡引去夏州,我难道不将兵去救?”

  崔彦昇闻言后只是干笑不语,总不能说我们李从事就是为了给你们添堵。

  几日相处作战下来,他对这个看似粗鲁无礼、实则质朴直爽的守将印象还算不错,他们一行人还包括李雁头等伤员入城求庇,这守将嘴上虽然不客气,但对伤员也不失关照。

  于是他便说道:“贼众溃散,城防眼下危机解除,将军若想乘胜追击,我可以作主将所部战马借使。”

  “你不借,老子也要用!家门前的战功,岂能让别部人马尽数刮取,我儿郎苦战几日,总需要搜取一些牛羊加餐!”

  那守将先是忿言一声,然后又对崔彦昇说道:“观下知上,我想那李伯山应该也不是一个骄狂凶横、弄权欺善的恶徒。我虽然人微言轻,来日两家主公相见,也想为发声说和。”

  说完这话后,这守将便召集城中尚有余力的士卒们,整装出城,向众贼胡逃窜方向追去。

  不得不说,稽胡的逃命本领真不是吹的,尽管被困在这地形复杂陌生的白于山中,又被夏州人马抄截后路打蒙了,但还是有许多人马跳出了包围圈,没有被完全围堵下来。

  “主公,咱们是到了洛水川谷,沿着川谷行走下去就能脱困!”

  有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在河谷中艰难前行着,正是郝仁王并其部族。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由于攻城心切,郝仁王所部距离归德城最近,反倒没有受到抄击后路的人马冲击。

  当后路诸部被夏州人马攻杀崩溃的时候,归德城中因为兵力不足、没敢第一时间出城夹击,居然给了郝仁王整部翻山撤离的机会,而且顺势收抚了许多别部溃逃人马,兵力有所恢复。

  但郝仁王却高兴不起来,只是回望后路恨恨道:“那些蠢物,若能听我号令早早攻下城池,何至于遭此祸乱!”

  事已至此、追悔无益,随着一众人继续向前奔行,诸流汇聚、河谷渐渐变得开阔起来,天空中可见盘旋雕鸟,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来到雕阴附近,只要在前方涉水渡河,便算是彻底脱离了战圈。

  正当一众人暗自庆幸的时候,前路河谷中一支骑兵大队正向此奔驰而来,对面斥候眼见他们这一部败卒,便大声呼喊道:“北华州若干开府率军北行,尔等徒众速速弃械!”

第0166章 敬请见谅

  傍晚时分,宇文贵拒绝了归德城守军入城邀请,而是在白于山中选择了一处河谷宽阔地带驻营。

  大帐外不断传来鞭杖挥打声与受刑者的惨叫声,宇文贵神态略显复杂,望着李泰叹息道:“镇兵们恃勇骄狂,危难时或可共力同济,可一旦局面转好,难免就贪忿毕露,让人见笑!”

  他说的是在帐外受刑的几十名将兵,傍晚时候敌踪渐少,夏州人马竟与归德城出城的将士们因为争夺战利品而打斗起来。若非宇文贵及时赶到并制止,这场斗殴险些演变成流血的战斗。

  两方各自也都有着充足的理由,夏州人马自觉得是解了归德城被困的兵危,而归德城守军则觉得凭着他们数日苦战坚守才有了痛歼稽胡部伍的可能。

  宇文贵并没有偏帮自己的部曲,驻营后便下令对那几十名带头的兵将施刑惩罚。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说道:“人无完人,各得所用。披甲之士,正该爱其勇、赏其狂。彬彬有礼者虽言行和善,但却列阵难当。使君刑令严肃、御下有术,我这看客也深感受教。”

  宇文贵闻言后脸色略有转好,又说道:“兵各有其性情,多寡亦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三五者须说之以情,百十员则述之以志,千军以威令慑之,万众必以恩义。古代用兵者不乏,多多益善者能几?

  下智者将兵,上智者将将,李郎你智勇兼具,已经是难得,更难得是能谋大计、提领大局。凭此数百之众,便搅动北境诸州不安。若说受教于我,也实在太客气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65页 / 共44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