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作者:衣冠正伦.txt
当前页码:第267页 / 共449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众人听到这话后,连连点头应是,无论心里是何想法,当然不敢在这要命的关头多说什么。

  但在又过了一会儿之后,终究还是有人忍不住开口发声道:“陛下当真要与齐人合谋?齐人全无信义,狡猾如狐又凶残如豺,与之相谋,切需慎重啊!

  更何况,沔北李伯山天下名将,典军以来无有败绩,齐国诸将谁又敢战之胜之?谋取义阳恐怕只是一句虚言,保全淮南,使我交恶邦邻或才是真啊!若使王太尉回师汉东,则建康必难兼顾,如此自入齐人怀抱。齐人又何必义阳苦斗,进扰建康不是更佳?”

  虽然萧绎话说的很明白,但这世上就没有白花的钱,如果有那是钱还不够。听这一番言论,明显是不希望与北齐合作,贸然交恶沔北。

  萧绎听到这话后便也沉吟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说道:“如今江陵形似孤城,此态绝对不可久处。魏国若欲与我相安,必须要归还武宁、石城、夏口等诸镇,使我外有遮掩。否则便是逼我与齐人相谋,届时其必因其顽固而得不偿失!”

  直接跟沔北方面交战为敌,萧绎也是不想的,倒不是惧怕李伯山那赫赫威名。毕竟如今的他稳坐江陵便平定国内诸多叛乱,就连高欢、宇文泰这两北地枭雄都因终是人臣而略逊于他,李伯山勇则勇矣,但所拥不过沔北一镇,视野格局和力量终究有限。

  但萧绎也明白南梁在军事方面有些劣势并不是单纯的韬略能够弥补的,比如没有精锐的骑兵野战力量,所以也很难凭着本身的兵力去收复汉东诸地。

  对萧绎而言,和西魏之间进行武力冲突乃是下计。而北齐此番出使则给他送来了一个可用的筹码,可以用来与西魏之间进行交涉谈判。哪怕不能尽复失地,也要尽量讨要回来一些损失,以完善江陵周边的防务。

  毕竟西魏刚刚完成一场废立,想必国中局势也很不稳当。而且宇文泰应该也非常想登顶至尊,毕竟南梁、北齐都是新君临位,唯独西魏这里他仍只是一介权臣。

  可是如果外部环境不够稳定,宇文泰恐怕也不敢迈出这一步。而这正是萧绎所需要的机会,宇文泰如果想内外稳定,就绝不能容许南梁与北齐联合攻之。

第0796章 义不共处

  江陵城东一座不大的寺庙前,站立着许多身披甲胄的城卫将士,将这座寺庙给团团包围起来。

  寺庙门前有数名身穿袴褶的武士面向着寺外甲兵持刀而立,脸上全无惧色,甚至隐隐还带着几分讥诮。寺庙中人据守不出,寺外甲兵也不敢轻越雷池一步,彼此间这般对峙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

  此时寺庙周围聚立围观的士民群众渐多,各种议论声也不短传来,寺庙外那率队的将军也渐露羞恼不耐烦之色,当即便下令道:“再告寺中群徒,若仍不肯缴械行出,休怪刀剑无情!”

  “你敢!”

  这将军话音未落,另有一队官员快步行至此间,为首者乃是领军将军胡僧祐之子、散骑常侍胡昌义。

  胡昌义人还未至,声却先达,抬手戟指那名率兵的将军怒斥道:“贼兵可知寺内是谁?若是冒犯贵客以致伤残,杀了你等营卒也难偿此罪!”

  众城卫将士们听到这话后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作发声。胡昌义则带领着一干随从穿过这一包围圈,一路来到寺庙门前,向着守门的武士说道:“敬请入告门内贵客,某乃散骑常侍胡昌义,旧曾前往穰城且多蒙李大将军礼待关照。今奉我主之命前来迎接贵客,并为之前失礼之处致歉,恳请贵客能够雅量包容。

  另有之前冒犯贵客的使徒,业已被我主枭首惩治,并具罪徒首级于此,贵客观后应知我主消除误解之意真诚,前者也绝非有意冒犯!”

  说话间,他便着令一名随员将刚刚被皇帝陛下命令斩首的那名使者首级用两手奉至门前。

  几名守门的武士见到这一幕,一时间也是颇感惊诧,未敢私自应对,示意胡昌义等人暂待片刻,他们则分出一人入内请示。

  寺庙中李捴听到这话后也有些意外,便将视线望向一旁的刘广德,刘广德则冷笑道:“梁帝性情严苛暴戾,本是刻薄之性,却矫饰以雅致风流,得势之后更见本性,群徒稍忤其意便极刑加身。他必不敢交恶军府,所以杀使谢罪,前倨而后恭,怕是仍然还有什么歹意想要隐藏。不如暂许几员入寺,或可探问一二内情。”

  李捴听到这话后便点了点头,他也自知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该做的沟通还是要做。之前作此反应,只是因为梁使态度古怪,担心包藏祸心,但现在看来,这么多梁军甲卒围困在外也不敢真的发起进攻,可见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谈不上多大的凶险,倒也不必过于紧张。

  刘广德行至门前,一眼便见到那被摆在木盒中血淋淋的人头。

  他自知此人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戴罪羔羊罢了,视线一触便即收回,旋即便又望向对面的胡昌义等说道:“下官之前客居穰城,与沔北贵客同赴江陵。寺中贵客并非寻常走使,乃是李大将军同族近支的血亲,李大将军相遣南来问候,用情不可谓不深,结果却遭遇非礼待遇,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官于旁苦劝,寺中李侯才感念两方旧情,肯允接纳使徒入寺解释。”

  外面胡昌义等人也都认识刘广德并清楚他在沔北的境况,略加沉吟后胡昌义便主动上前一步说道:“原来是李大将军宗亲入此,遥想旧年在沔北所受礼遇,今番失礼不免让人更加羞惭。还是由我入寺当面致歉,希望李侯能够原谅!”

  说话间,他便迈步上前走入寺中,待到寺外群众看不到此间情形,他才对刘广德低声说道:“齐使前日才经郢州抵达江陵,刘郎等今日即知,莫非都下传言是真?魏国有意用兵江陵,早已暗蓄甲伍于武宁等处?否则何以知事应对如此迅敏?刘郎虽然得幸沔北,但也生长于此乡,忍见双方兵戎相见、士民再受战乱摧残?”

  刘广德也自知江陵方面一直与北齐之间信使沟通,这本来也不算什么机密。可听胡昌义的意思是误会了他们此番是因齐使一事而到来,显然在其看来,双方此番交流的事情是值得西魏方面多加重视的。

  彼此太熟悉了也是不好,直接警惕拉满,结果就是不打自招。

  相对于江陵方面其他唯利是图的时流,胡昌义还算是有点底线的,虽然内心也愿意和沔北和平相处,但内里还是站在江陵的立场上。毕竟其父高居领军之位,而他又担任散骑常侍这样的侍臣,并没有出卖江陵的意图,所以见面后便想先劝一劝刘广德。

  刘广德一行入城即遭遇变故,无暇与城中时流沟通,还没搞清楚内里状况,闻言后便沉声说道:“胡散骑也曾亲赴沔北,应知李大将军是何等样人。所谓武宁聚甲之类的传言,本身就是居心叵测。

  或是王琳等贪暴之徒苦于无处容身,而使人传谣于市井,作恶邦交以夸其武夫之用。正因修好之意仍然诚恳有加,所以李大将军才使派亲徒来访。结果江陵方面以此相待,实在让人寒心!”

  “湘州前乱未远,主上绝对不会将王琳这好斗多欲之徒置于近旁。他再如何钻营,也只是徒劳。国中久乱方定,朝野也都不希望兵戈再起。此情刘郎也应深知,宜将此告于李大将军。”

  胡昌义还不知道刘广德是以言语相诈,毕竟南阳刘氏在城中故旧无数,想要弄清楚什么机密的途径不要太多,因此他对刘广德也是规劝为主:“齐人贪婪狡诈,失信负义之事不只一桩,所以此番来求合谋必不能成。即便你等不来,朝中诸公也将要否决此事,但今免不了又有一番人事声言的争执。只希望刘郎你能顾念乡情,由中多作斡旋,勿使双方失和。”

  刘广德点点头表示认同,旋即便示意胡昌义在廊外稍作等候,他则入内通告。待见到李捴之后,他便将自己从胡昌义那里听来的讯息加上自己的猜测判断一并报告给了李捴。

  李捴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出使外国就遇上了这么复杂的三角关系,心内不免暗自庆幸临行前向李泰请示了一番行事准则,这会儿虽然遇到了变故,倒也不至于心慌的手足无措。

  略加沉吟后,他便示意刘广德可以将人引入进来了,他自有计应对。

  待到胡昌义入堂礼见并作致歉之后,李捴便直接摆手道:“胡散骑也不必多礼,此行本非正式使节聘问,招待不周在所难免,而我本也无意滋扰你国朝士,只是为的入此召回前使于此的一众学徒。”

  胡昌义听到李捴不言齐国使者一事,先是稍微松了一口气,旋即便又有些狐疑道:“这不过只是一桩小事罢了,只需致书一封,我国必定礼送众学生回归沔北,何劳李侯亲行一遭。况且李侯既已入城,我国若是不加款待,岂不怠慢贵客?”

  李捴闻言后却冷笑道:“道途艰险,不加引护总是不能让人放心。更何况,我非强非暴、非奸非邪,恐怕不符合你国惯事的传统。梁帝好与豺狼戏,虽然趣味稀奇,但我身为外国宾使也难置喙规劝,无非归告大将军,切勿于此必乱之国深情相交,否则难免祸及我国!”

  胡昌义见李捴仪态风度都儒雅不俗,说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本以为应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却不想对方夹枪带棍的一番话,所透露出来竟是要与南梁直接绝交的意思。

  “李侯切勿冲动、请稍安勿躁,容某归告主上,再遣贤能来劝慰致歉,务必让李侯芥蒂尽消方止!”

  他忙不迭自席中站起身来,一脸慌张的对李捴说道。这不慌都不行了,前一个差事没有做好的家伙脑袋都搬家了,如果他这里再谈着谈着跟沔北谈到绝交了,估计下场也好不了,还是赶紧抽身退走,谈崩也别在自己这里崩!

  李捴见胡昌义慌了,心中却是更加的笃定,当即便又说道:“奉劝胡散骑不必再废唇舌之功,某虽不才,义不与齐使共处一城!今日入城召我学徒,暂借方外之地,明日离城北去,彼此各处一天。若是相见,必是刀兵在前,杀戮于后!”

  胡昌义听到这话后,额头冷汗更多,略作应声之后便匆匆退了出来。

  李捴这里还在以此恫吓胡昌义,却没想到也是一语成谶,齐国使者那里也是如他一般的想法,而且已经在磨刀霍霍了。

第0797章 班超故事

  江陵原本只是藩府所在,尽管如今已经成为了南梁国都,但是许多配套的设施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如说专门招待外国使节起居的馆堂,如今仍然是没有的,有的时候干脆便让这些使节寄居在大臣家中。

  北齐今次来访的使者便寄居在大将裴之横的家中,裴之横乃是裴之高的弟弟,而裴之高在建康勤王的时候是连柳仲礼这个盟主都不怎么服气的。虽然事实证明二者一样的拉,但也足见其势力与底气。

  裴氏不同于江陵的这些大族,他们一族久处淮南且部曲众多,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与北齐之间的交涉互动来收回合肥等地,故而对于这一次的齐使来访也是比较上心的。

  此番出使江陵的北齐使者主使名为崔瞻、副使名为李湛,分别出身清河崔氏与赵郡李氏,皆是第一流的关东名门。

  一方面北齐当权的鲜卑武人国内嚣张跋扈也就罢了,若是出使外国,虽然谈不上有辱国体,但也那言谈举止也终归不会太涨面子,所以东魏、北齐与其他国家通使向来都挑选关东世族担当此事。

  另一方面北齐与南梁存在纠纷的主要便是淮南地区,而淮南之地向来不属于晋阳勋贵们的功业范畴,反而是关东世族与河北豪强们于此用功颇深,所以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巩固当下成果并且更作开创。

  崔瞻年纪三十多岁,脸上分布着一些因病残留的瘢痕,但神态风采却是卓然出众,让人未敢轻视怠慢。再加上其出身名门且才华出众,在北齐国中也甚享盛誉,甚至还要隐隐超过了他的父亲崔棱。

  副使李湛相对而言便比较平庸一些,但是因其户中亲长多有出使南梁的经历,其人耳濡目染下对与南人打交道也颇有经验。虽是副使,但却是崔瞻这个门面担当之下主要负责与南梁商讨接洽的人选。

  “方才与梁主问对之时,言及李伯山一门事,崔郎中应当语气更决然一些。否则梁主或还以为我关东人家仍念旧好,不肯与李伯山裂目相争。”

  因为宴席突然中断,回到寄居的裴之横家时,李湛便开始反思检讨今日表现不足之处,旋即便忍不住对崔瞻说道。

  崔瞻之父崔棱与李晓乃是表兄弟,就连李晓携家人逃难于河北,便寄居在清河崔氏,这一住便是十几年之久,不说李晓父子,就连其他陇西李氏族人在被召去晋阳之前,都还定居清河郡,彼此间自是情义匪浅。

  照理来说,双方有着这样的关系,如今又是与南梁谋议一起与沔北为敌,本不应该派遣崔瞻出使。但是崔瞻却获得了原东南行台辛术的力挺,并说崔瞻的到来反而能够让梁主看到关东世族与李伯山一族决裂的决心,有助于消除梁帝的戒心。

  淮南方面能有这样的局面,在慕容绍宗栽了跟头之后,辛术可谓功勋甚伟,于此自然颇具话语权。他既然力主如此,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但是崔瞻来到江陵后,当梁帝主动问其其族与陇西李氏的关系时,崔瞻的回答却并没有透露出一种势不两立的味道,这就不免让李湛有些不悦。

  他们也不是真的要对抗沔北李伯山、夺取义阳,就连晋阳勋贵中最顶尖的开国诸王都被李伯山狠狠的教做人,他们关东世族也实在推举不出来敢与李伯山论战的大将之才。

  但此番到南梁来,就是为的诱使梁帝放弃针对淮南的行动、转而在汉东这边较劲,那姿态自然做出的越凶狠越好。

  崔瞻闻言后却浑不在意的说道:“今观梁国君臣,并无相与谋事之意,即便再怎么屈节央求,不过更壮其矜骄之心。梁帝虽云中兴,但是观其气质猥琐,多有苟且之谋,难为雄壮之计。江陵孤城生死攸关,其人尚且不敢与北决裂、寸土必争,指望我等过客稍作蛊惑便雄起用兵,恐是妄想。”

  听到崔瞻说的这一番丧气话,李湛便又忍不住的皱起眉头来。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出声反驳,被派去打听为何中断宴会的仆从便匆匆返回,并告是因魏使入城,所以梁国君臣才如此急匆匆的结束了宴会。

  单单使节入城便搞得南梁君臣如此紧张,可见他们是有多担心与西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故,这也越发佐证了崔瞻的看法,想要凭着言语蛊惑南梁与西魏翻脸、从而缓解淮南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湛顿时也脸色一黑,忍不住便恨恨说道:“堂堂一国君臣,处事竟然如此轻率反复,其国焉能长久!”

  嘴上虽然忿忿不已,但他还是希望能够有所转机。因为之前李伯穆担任合州刺史的时候,他们赵郡李氏在合肥与淮南之地也投入不少。如今随着宿预叛乱,整个淮南之地都遭受震荡。如果不能解救此危,那整个淮南所占据的城地恐怕都要陆续失守。

  “再探再探!”

  他满心烦躁的又将仆从散出打探消息,以期能够在当中觅得机会。

  皇天不负有心人,很快李湛散出的仆从便带回了最新的消息,原来西魏使者和南梁朝廷也搞得很不愉快,如今竟然据守城中一座寺庙与城卫军队对峙起来。

  “天助我也,当真天助我也!此番若能挑拨成事,两国必然失和!”

  李湛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喜出望外,兴奋的击掌说道:“昔班定远故事,每有临卷阅读都让人不免心旌摇曳,不想今日我等竟然也得遇如此机会。崔郎中可敢共我袭杀魏使?”

  崔瞻闻言后便皱眉道:“此境终究梁国都城,况且今时局面也未可强拟古人故事,贸然行事,无论成否恐怕结果都不能如人所愿。”

  李湛这会儿却有些上头,不肯听从崔瞻的劝告,闻言后只是冷笑道:“怪不得崔郎中在国中倍享声誉,谋身之志确是不俗。君既不肯同行,烦请留守在此,成则同荣,不成也请将某等壮烈之躯运返河北!”

  “你等俱去,我又能独活?与其徒作苟且姿态,不如慷慨共赴死地。”

  见李湛如此固执,崔瞻也是一脸无奈的叹息说道,旋即他便又说道:“我等入城唯伴身短兵,况于此城中人地陌生,莽撞行事必死无疑。须得先说服此宅主人,邀与共事,才能增添一二胜算。”

  李湛一时间热血上头,倒没想的这么周全,得了崔瞻的提醒后便也连连点头应是,旋即便着令仆从去邀请此宅主人前来议事。

  不多久一名中年人行入进来,乃是裴之高之子裴畿。当听到这两个北齐使者言及所谋,裴畿便连连摇头表示拒绝。可是当听到齐使许诺将合肥归还裴氏,并且不需要裴畿与他们一同冒险,只要提供甲杖武器和引领他们前往即可。

  虽然就算如此恐怕也不能完全撇清责任,但这诱惑实在是太诱人,合肥丢的太轻易又憋屈,裴畿至今犹恨当时失了智的鄱阳王萧范,收复合肥也是他父亲裴之高的临终遗志。

  有此机会,裴畿也不愿错过,想了想之后还是点头答应下来。倒也并不是因为他过于天真,完全相信齐人的许诺,而是他们这些淮南人士与江陵当地人利益本不一致,并不怎么热衷交好沔北,彼此闹起来反而能让一些原本被模糊被忽视的淮南人诉求变得清晰起来。

  有了裴畿的帮忙,事情筹划起来自然更加顺利。很快一批精良的甲杖兵器便被送来此间,两名齐使和他们上百名仆从很快便武装完毕,并在裴畿的安排下趁着夜色的掩饰悄悄往魏使所居的寺庙而去。

  此时为了淡化这种剑拔弩张的对抗气氛,原本包围在寺庙周围的城卫人马也都陆续撤走了,寺庙中只剩下了李捴一行和刚刚被梁帝按照李捴的要求派人送来的李毓祥等人。

  不过为了保证李捴一行不悄悄离开、以至于没有机会挽回,萧绎还专门派遣领军胡僧祐亲率一部营卒坐镇于此。等到他与群臣连夜商讨对策之后,明早再派人来劝抚李捴。

  李捴正在跟侄子李毓祥聊着他这段时间来在江陵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讲到这一点,李毓祥便是一脸的兴奋喜悦。

  来自建康的各种图书正在陆续送往江陵,加起来足有十数万卷之多,这数字简直让李毓祥等人惊掉下巴,而他们这些被派来江陵的学生们近来也都是除了饮食睡眠之外,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埋首这些经卷之中。

  李捴听到这些后也正自惊叹南梁文教之兴盛,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喧哗打斗声,于是便连忙抓起佩刀,汇同下属随从们一同往寺庙前堂而去。

  此时的寺庙门前,胡僧祐正指挥着部众与来袭之人乱斗一通,而随着李捴等人持着火把到来,场中的战斗画面也逐渐清晰起来。

  “且慢!崔彦通怎在此地?”

  借着火把的光线,李捴很快便注意到战斗中一个面部瘢痕明显之人,旋即便忍不住呼喊出声。

  崔瞻听到这话后身躯动作也不由得一僵,循声望来见到李捴,脸色也顿时一僵,下属拉了一把让他避开迎面斩来的锋刃,旋即他才一脸尴尬忧愁的回话道:“道炽兄,你莫非就是魏国使者?未意此时此景,于此相见……”

第0798章 魏使倨傲

  一场本来应该严肃且壮烈的事情,结果因为参事的双方非比寻常的关系,使得气氛突然变得古怪起来,有了向闹剧发展的势头。

  北齐使团突然发起袭击,留守于此的南梁军士们仓促应战,极短时间内便伤亡十数人。

  留守在此的领军胡僧祐自是羞恼不已,但他也知道皇帝陛下是希望在此两国之间合纵连横、通过各种外交平衡手段来获取利益,并不希望彻底得罪哪一方。

  因此尽管胡僧祐满怀愤懑,也不敢真的下死手围攻,当听到李捴喊出手下留情的时候,他便着令军士们将这些齐人在寺庙门前包围起来,不再下令进攻。

  齐使那里本来也是满怀壮烈,结果打起来之后才发现情况判断有误,这看似不大的寺庙中居然驻守着这么多的甲兵。

  行动既已暴露,而且敌众我寡差距明显,再继续拼杀下去也只是无谓的牺牲,特别在见到南梁军士对他们并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后,这最后一丝拼命的理由也没有了,于是便都纷纷弃械。

  李捴看着门外人群中的崔瞻,欲言又止,他乡遇故知诚是一喜,但若是眼下这样的场景,那就确实不如不见,完全没有任何的喜悦可言。

  眼下这场合明显也不适合叙旧谈话,于是李捴便抬手微微向崔瞻打了一个手势,然后便抽身退回了寺庙中,以免再这么对望下去彼此更加尴尬。

  江陵皇宫中,皇帝萧绎还在与一干重臣们商讨明日该要如何安抚魏使、又如何回应齐使,却没想到他这想要左右逢源的念头已经要落空,人家双方使者早已经干起来了。

  当胡僧祐派来的使员入告变故之后,萧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那怒火闪烁的独眼瞪得跟个小灯泡一般,拍案怒吼道:“欺人太甚,当真欺人太甚!魏使骄狂,妄图以绝交迫我,齐使放肆,竟于我城中行凶!全都该死,统统该死!我梁家庙堂,岂是这些凶徒匹夫的乐园!”

  突然发生的变数顿时将他心中挤压的怒火都引爆出来,他之所以费心尽力的在这双方之间交涉斡旋,确是存在着私心的考量,但又何尝不是因为体恤天下士民百姓的缘故?

  一旦诸方贸然开战,无论胜负如何,承受代价的总不会是那些庙堂上的决策者,而是行伍中的士卒、乡野间的百姓。战火一旦蔓延开来,又将民不聊生。他数年苦心孤诣的终于平定国中的叛乱,所面对却是一个民生凋敝、残破不堪的社稷,委实不忍再将兵祸播于人间!

  可恨这双方的使徒,一个比一个更加的嚣张放肆,一个比一个更加的不识大体,皆以行凶弄险以为能,全然不体会他这王者仁心!

  心情极度愤懑之下,萧绎也不打算轻易放过此事。

  略加沉吟后他便开口说道:“速将齐使一行押送州府圈禁起来,不得命令,不准供给饮食!另齐使一行何以抵达东城寺、又从何处获取到的甲杖器械,全都彻查清楚!此夜当直巡街的城卫,齐使寄宿之家,统统不准放过!”

  然而他刚刚下令完毕,旁边便有人小声提醒道:“齐使入城寄居是豫宁侯家。”

  豫宁侯便是裴之横,这个爵号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南梁君臣的美好愿景,只可惜如今豫宁不宁他们也说了不算。

  自从发生王琳部将湘州叛乱之后,萧绎也意识到需要注意和下属大将们的互动方式了,不可再像往年那般动辄打骂责罚。

  河东裴氏本非江陵旧属,侯景之乱发生后淮南又渐为北齐所夺,裴之高无所归从才带领部众来到江陵听命。如今裴之高虽然已经病逝,但其诸弟与门下子弟俱当壮年,更兼有数万部曲,也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国中名族。

  萧绎听到这话后神情不免一滞,他并不是不知道此事,只不过刚才怒火上头一时间只想着问责迁怒、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此时众目睽睽之下,他自然不好出尔反尔,于是便又冷哼道:“裴氏又如何?裴公勇毅,不与齐人合谋,但却难保家奴暗通齐使、乱我法度!”

  说话间他便着令王僧辩之子、侍中王顗持其手令,率领一队禁卫军旅前往裴之横宅上,严查宅中奴仆可与齐人勾结行凶。

  齐使这边相关人事安排完毕之后,魏使这边也不能忽略。

  虽然魏使入城后便开始闹别扭摆谱,但在这次变故事件中也是属于受害者一方,因此萧绎在想了想之后又望着王褒说道:“请仆射代朕前往抚问魏使,并请暂引魏使入仆射邸中居宿。明日再于邸上集聚众同僚设宴为魏使压惊,一应用物禁中给出。”

  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由他出面来安抚魏使更好,但他却不清楚那魏使眼下是何心情与想法,如果他在禁中设宴但对方却拒绝出席,这无疑就会让他大大丢面子,所以还是让王褒代替自己出面先作投石问路比较稳妥。

  王褒闻言后便站起身来垂首领命,旋即便退出厅堂,带领随从们和一队禁军往城东寺庙而去。

  此时的寺庙外,一众业已弃械的齐人已经被先一步到来的使员带领前往州府而去,领军胡僧祐则仍留驻在此,未敢懈怠。

  一直等到王褒持皇帝手令抵达此间,胡僧祐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烫手山芋送出去了。旋即他便随同王褒一同入内,劝告李捴不要再任性固执。

  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大出李捴的预料,在与刘广德商讨一番后,他也终于点头同意离开寺庙,跟随王褒一同前往其家中暂住下来。

  王褒自知李捴与李大将军关系非凡,对其也是极近款待。旁的不说,他在江陵这座家宅除了地皮是皇帝萧绎所赐,剩下的无论厅堂翻修还是宅中家人饮食用度,都多受来自沔北的馈赠。再加上心中的慕强想法,哪怕皇帝并不表态公款报销,他也一定得让李大将军的堂兄宾至如归啊!

  这一通热情礼待下来,当李捴在王褒家客舍中登榻入睡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到了深夜时分。好在这一夜剩下的时间再也没有什么意外变故发生,李捴得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很是神清气爽。

  他这里刚刚起床,一直守候在外的王家仆人便忙不迭的前往通知主人。王褒也是起了一个大早,正按照皇帝陛下的要求吩咐家奴发放请柬,邀请城中清贵朝士们来此做客。当得知李捴已经起床时,王褒又连忙赶来问候并陪伴李捴一起共进早餐,可谓是礼数周全。

  当听到王褒讲起午后的宴会安排,李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昨日说今天要离城而去,那也是刻意作态,没有搞清楚南梁和北齐在密谋什么,他当然不会离开。尤其昨晚还不明不白的遭遇齐使行刺,行刺者中竟还包括崔瞻这么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至交亲友的人,这些事情也都需要等一个结果。

  讲到上阵杀敌又或躬亲政务,南梁这些朝士们或还心存推脱,但是对于吃喝宴会之类的活动那是来者不拒,尤其还是招待来自沔北的大金主,那自然就更加高兴了。

  尽管宴会安排在了午后时分,但上午就有宾客登门造访了。毕竟昨夜皇帝吩咐王褒的时候不乏朝士在场,到了今天便不请自来了。

  王褒并不清楚李捴意趣如何,只是从其昨日入城以来的态度判断这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所以对这些主动凑来的客人也并没有拒之门外,而是全都留了下来,希望当中有人能够恭维招待好李捴。

  等到午后时分,王褒家客堂宾客们已经是坐的满满当当,看到这么多客人到来,他又不免有些担心李捴会不会觉得有些吵闹,心怀忐忑的邀请李捴登堂落座,偷眼观其谈笑风生、喜笑晏然,这才松了口气。

  李捴并不是一个孤僻内向之人,相反还很是擅长人际交往,并且记性颇佳,并不只是仪态风采出众,昨日那般姿态是事出有因,今天便不需要再继续甩脸子,反而要多表现出友善的一面、从而与恣意妄为的北齐使者形成反差。

  所以在双方众人全都有心交好的情况下,今天这场宴会的氛围也很是不错。李捴今天的表现不说有没有跟他表弟崔瞻之间形成反差,反正跟昨天的自己是挺反差的。或因有了之前的印象,今天李捴彬彬有礼的态度落在南梁众人眼中那是加倍的和蔼,让人如沐春风一般,其风采气度也获得了在堂之人的一致好评。

  趁着宴会氛围正好,李捴也趁机提出希望在场时流向之引见姚僧垣的请求,言语中难免涉及到李大将军将有嗣息的事情,于是便又获得在堂群众的一致恭喜。

  只不过如今姚僧垣在江陵也并非白身,梁帝萧绎对于下属虽然动辄打杀惩罚,但对自身的健康还是很负责的。在姚僧垣这名医抵达江陵不久便授任其为大医正并兼散骑常侍,近侍苑中,并不能随便踏出国门。

  内苑中的皇帝萧绎也一直在关注,很快便也得知了李捴所提出的这一要求,一直绷紧的心弦不免略微一松,忍不住便笑语道:“既然有所求我,那事情还有转机。李伯山折节联姻其国镇兵之家,遂得以名族之后而掌六镇之兵,这嫡嗣对他而言想必非常重要,所以才厚礼延请国外名医。若我据此与之谋求夏口诸镇,不知他该作何应对?”

  “陛下,此计万万不可啊!哪怕不遣姚散骑北去,也不可据此要挟。姚散骑即便不行,也无阻李伯山得嗣。但我若据此胁之,则结怨深矣,不异刀兵加之!”

  留直朝中的尚书右仆射张绾听到萧绎作此盘算,忙不迭开口劝说道。

  萧绎听到这话后讪讪答道:“戏言而已,我国家金瓯全否,岂可胁人胎中小物以获周全。只不过魏使太过倨傲,使我心怀不悦,岂可轻使姚散骑!”

  萧绎正自心烦于不知该要如何安抚险些遭遇刺杀的魏使,当得知对方有此需求的时候,于是便想着凭此反制对方,重新拿回对话的主导权。

第0799章 的卢盟友

  他也清楚沔北对于江陵人事渗透颇深,为免姚僧垣接触到太多外界的人事讯息,索性将姚僧垣长留苑内当值、不使外出。

  如此一来,魏使便只能通过自己才能接触并邀请到姚僧垣,自然只能乖乖的来主动求见。如此一来,无论是齐使刺杀的善后处理问题,还是更重要的疆土城邑归还交割问题,他都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至于说张绾劝告以人腹中孩儿威胁有失体面,萧绎却觉得这没什么。须知当年李伯山提出进据夏口的时候,也是趁着侯景叛军进攻江陵之际,同样乘人之危,若是在江陵全盛时期真刀明枪的硬干,怕也难以如此轻易得手。

  国与国之间的交涉,道德本来就是最没有意义的东西。李伯山不想低头,那他干脆别生孩子就好了!如果折损自己一人的虚名时誉,便能为国家将重要的江防口岸换回,萧绎也乐做这样的牺牲。

  不过他还是高估了对方这一需求的急迫性,李泰之所以动念邀请姚僧垣前往沔北,只是希望有备无患,没了姚僧垣照样生孩子。更何况娘子即便要生产,也是需要十月怀胎,犯不上现在便去央求延医。

  李捴此番来到江陵,本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外交使命,只是为了实地探查一下南梁君臣心思和当下江陵情势如何。梁主既然拖着不召见他,他也并不急于求见,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便在江陵城诸时流家轮番做客,很是享受了一番江陵人的待客热情和南朝饮食风尚习俗。

  至于说齐使到来的目的,在刘广德的辅佐下也终于打听出来了,李捴第一时间就派人将消息送回了沔北。

  身在穰城的李泰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不由得感慨这萧家人就是想得美玩得花,看来不只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徐娘她老公也是不差啊,窝在江陵还勾三搭四的想法挺多。

  接下来他便也召集府内群属就这一最新情况商讨一番,包括长孙俭这个新长史也有列席。

  虽然说长孙俭乃是中外府硬插进来的人选,但既然已经来到了荆州,而且还担任总管府长史这么重要的职位,倒也不需要太过刻意的防范,一些军政事务该通知的通知、该参与的参与,刻意的回避隐瞒,非但会造成彼此间隔阂更深,还有可能会给正在进行的事情造成恶劣的影响。

  而且长孙俭入职这几个月来倒也算是尽责,虽然没有推动什么大的政令计划,但是作为一个居中联络协调总管府诸曹人事的人选,做的也是非常不错,较之崔谦在时不遑多让。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67页 / 共44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