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偏执王爷的濒死王妃后》作者:故溪云归.txt
当前页码:第75页 / 共8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杜衡看了眼两人,用手沾酒在桌上写下数字。

  ——三。

  皇权的争夺不仅仅是二皇子和四皇子的战役,同样有资格参与的还有三皇子。

  霍南陌饮尽又一碗酒,抬手抹去了水渍后起身:“今天这件事我会当没发生过。不过……”

  “我会认真考虑。”

  三人的叙旧看起来变为了不欢而散。

  打破冰点的杜衡面不改色,像是一点都不怕霍南陌会不遵守保证,把他们的对话捅出去一般。

  柴达看了看水渍,又看了看杜衡:“杜兄,你、你。”

  他早就和霍南陌处成了兄弟,对皇帝也只是公事公办,算不上赴汤蹈火,但他没想到最正派的杜衡会是提出违逆的第一人。

  “我没见过萧醉泊,也不是他的人。”杜衡仿佛知道柴达想问什么,话说到这个地步,索性把心中所想一股脑说出来,“不管怎么发展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但比起死得不明不白,还不如死前痛痛快快地经历一场大战,死在将军手下,不枉此生。”

  萧余奇也好萧哲也罢,一个两个都不配他杜衡为他们鞠躬尽瘁。唯一剩下的萧醉泊说不上好,但就凭他当过将军打过胜仗,死在他手下、不冤。

  久违的聚首谈论没有得出最终结果,看似什么也没有改变。霍南陌满天下打探萧醉泊的踪迹,每每有迹可循时便会即刻陷入死胡同而无从下手,一拖再拖万不可取。

  萧哲和萧余奇没有坐以待毙,两人几乎每天往白氏药铺报到,请求白老前辈出手,哪怕一时无法根治,先吊着性命也好。这样的日子过去三天,白老前辈称他在师门的古籍上找到了可暂时医治的方法,并且成功唤醒了萧明德。

  皇帝的身体出现负面的讯号,代表着他接下来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原太子被废,亲近的下一位皇子极有可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所幸萧明德明白这点,却是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做出了决定。

  四皇子萧哲,被萧明德亲选陪伴在他身边。与此同时,也做出了苏醒后的第一个不容置喙的决定。

  翌日起,举国搜捕反王萧醉泊,将其逮捕后送往京城听候发配。

  抓捕文书一出,举国震惊。

  “反贼萧醉泊恶行连连,蒙其有战功在身,亦不曾铸成大错,宽大处理,望知错就改。然其拒不悔改,后毒意图谋害圣上,居心险恶。现下落不明,特此下书举国搜捕。如有知情者上报至官府,查明消息确实后按重大次序赏金、银百斤,钱币布匹等。”

  众人在震惊文书中所记萧醉泊罪行的同时,无人在意举国通缉的文书的另一层含义,那便是发动各大官吏高手一同搜捕旬月却是线索全无的事实。逮捕皇子令人瞠目结舌,但远不是最令人震惊的事。

  同年六月,江州平复了不过两个月的暴动再起,却不再是普通百姓的吵闹儿戏。

  逼近四万人的江州军营,反了。

第 120 章

  120

  江州,江州!好好的怎么会说反就反!!

  “废物,废物!不过旬月便已具备作战的态势?江州每年的税收不过尔尔,粮草、兵马,钱财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四殿下息怒,下官…这,下官……。”

  萧哲感觉自己的计划殊不知从什么起被搅得一团乱麻,一问三不知的官吏肩宽就还有脸来见他:“闭嘴!”

  自从萧明德昏迷过后,身体便是一日不如一日,大小事宜全部转交四皇子萧哲代为处理。大臣们多数不曾亲耳听闻圣上金口玉言让四殿下代为处理一事,然萧明德醒后一概不见外人,只有萧哲亲近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领军人物是谁?原因为何,这你总该知道吧!?总不可能是因为逮捕萧醉泊而引起了军变吧妹,他有这个能耐??”

  站在底下的大臣冷汗连连,忙道:“这倒不是。领兵的据闻是风家的次子,原镇南将军风堂。因不满黄忠将军背靠二殿下夺占了主将的位置,谋划多年,至今才有所动作。”

  萧哲头快炸了,风堂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叛军既起,必然需要派人前去镇压,气就气在偏偏撞上了国库空虚。挪给水渠的挖建和水运发展的本都没有捞回来,根本承担不起长时间大规模的出征。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烦恼只会越来越少,但对除此之外的小部分人而言放置的时间越长,烦恼只会成倍翻增。

  七月,燕京外的高阳关军营内。

  “上官将军家的两位少爷不都战死疆场了吗,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小世子?”

  “嗨谁知道啊,自从的上官将军去世之后上官家倚仗着将军的功绩做的妖还少?说不定就是那样那样了。”

  “怎么突然说起上官朔来了?他不是萧将军身边的人么。通缉上也没说抓他啊。”

  “你们在说一件事?我怎么听说的是上官朔就是上官将军的次子,本是为报恩才跟随安王身边的。”

  一滴水激起千层浪,上官将军的威名仍存,连带着关于上官朔的种种流言越传越广。练兵暂停,不知道从谁嘴里传来了营里要进个外人的消息,也不知道是谁说,来的人是上官将军家的世子。

  可是上官将军只有两个孩子,长子和将军双双战亡后的那年,上官家称次子也在战场上遭遇敌军毒手,那段时间几乎全军营的人都万分可惜,也十分敬佩,这才在六年里百般容忍上官家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曾与上官将军共事的宁将军护着一个人穿着军甲的身影前来,听到众军的议论纷纷暴脾气顿时上来了:“肃静!”

  一令出,骚动止。宁将军侧过身,把点将台留给跟着进来的青年:“世子,请吧。”

  离得近的兵将听到宁将军的称呼均是一愣。

  青年穿着庄重严肃的盔甲,低声说出的话却是十分轻松且坚定:“您放心,军营不会有事的。”

  宁将军点了点头,走下点将台后重重叹了声气。站在台下看着老朋友的孩子,心里五味杂陈。

  送走长辈,上官朔一转后辈的姿态,站在他的父亲和长兄所站过的点将台上俯视众军,心中感慨无限。他不知道自己这番举动会引来什么后果,但至少、至少……

  六年的时间造成不了多么大规模的兵将迭代,有许多曾经和两位上官将军共事过的人一见到上官朔便恍如并肩作战的昨日。一身满是刀痕战甲,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愧上官名将的继承人,正经状态下的上官朔板着脸往台上一站,气势也非寻常人可比。

  “今日冒昧叨扰,我也就长话短说。或许在场的诸将士中有认得我的,但既然是正式和诸位见面,还是容我做个自我介绍。”

  上官朔想过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说这番话,腹稿打过几遍,直到真正站上台却全部成了废稿。

  他上官朔就是上官朔,用不着冗语重话:“我便是上官将军的次子上官成耀,也是——”

  “上官朔。”

  众军倒吸一口凉气。

  上官成耀和上官朔,两个名字都为他们高阳关的兵所熟知。

  上官朔继续说:“我知道消息突然,会有很多情绪,怒骂也好感叹也罢我全盘接受,今日前来只是想诉说一段往事。当然,关于我战死的消息想来应该不用特意澄清来吧。”

  严肃震惊的场面被上官朔一打岔,台下的笑声连连断断续续,气氛轻快不少。

  “往事总归有点悲伤,等我说完再找官府报案也不迟——哦,如果能抓得住我的话。”上官朔不以为然地说。

  举国通缉的是萧醉泊,连带关系最大的是身为王妃的安以墨,众人皆知上官朔是萧醉泊的得力助手,可海捕文书上并未提及要连萧醉泊手下的人一同治罪的话,上官朔主动提起来也是一种以退为进。

  台下有笑得更夸张的,也有意识到事情严重和必要性的,无疑的是他们都在等待上官朔的后续的话语。

  要么怎么说上官朔控场一流,几言几语便稳定下众军接受震惊到认真对待,有点阅历的老将不自觉点头赞赏,他们的两位老朋友从以前就把家中幺子夸得天花乱坠,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活跃气氛结束,上官朔为防插曲直奔主题:“有关我长兄和家父战亡的实情……”

  短短时间,上官朔将当年真正害得他父亲和长兄身亡的真凶萧明德推上台,顺带着像六年前一样,把萧醉泊完成了上官家两位将军的遗愿却被污蔑为将军之位的冤情再度重申。

  夺北镇南的领军人,哪里用得着争夺他们这小地方的将军位置,但问题就在因为消息封锁,许多人都不知道在几场大战中竟然都有萧醉泊的身影,还是冲锋陷阵的主将。

  说之前的气氛轻快,说完后只感觉像是阴云久久不过境,赖死在他们正上空的区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行了,死前把这些话说开也不枉我逃避了六年。”上官朔说,“又想来抓我的就动手吧,认真一点,最好一起上。我不会手下留情。”

  长剑出鞘,场面却陷入一片死寂。

  上官朔本来就不在海捕范围内,抓了又有什么用,抓了他们人人崇敬的上官将军唯一的亲生骨肉,拱手送给杀害将军的罪魁祸首吗。

  在军营内的,或多或少都受过上官将军的恩,若非他们每次冲锋在前,不知道多少人会早早战死疆场,尸骨无存。

  被两位上官将军救过的,帮助过的不计其数,而受过他们恩惠活下来的人又会去照顾更多的人,现在要他们亲手送恩人的孩子去死?

  开什么玩笑。

  上官朔奇怪地咦了声:“没有?那我走了。”

  上官朔说走就走,收起剑便往人少的地方大步流星。

  他在那站着等人抓是为还领他进来的情,又不是他真相蹲打牢!!

  能动口不动手啊!

  见着上官朔的一流轻功,领人进来等下文的宁将军满脸问号。

  正常流程不应该是怂恿他们一起反了吗?

  怎么说走就走了??

  “世子留步。”

  宁将军边说边追着人出去,上官朔本就没想真的走,察觉到宁将军后即刻反向轻巧一跳,拉开距离,将剑鞘横在身前:“宁将军亲自动手,我面子倒是大。”

  宁将军立马止步:“世子误会了。”

  “上官将军和上官小将军对我等皆有恩情,如今又怎么可能送世子入虎口。”

  “是啊队长,看到你没事真的,真的是太好了。”附议的视为副将,上官朔认得他,以前是他小队的弟兄。

  “而且您可能不知道,宁将军当上主将后早就和我们说过萧将军的事迹。当初关破,若不是萧将军领兵挂帅,高阳关早就沦陷了。”

  上官朔一怔:“宁将军……”

  “三殿下的是举国上下难寻出一人的领兵奇才,他是——”恒国之幸。

  “噌!”

  杀气瞬至。

  上官朔一个箭步上前于空中转身,长剑横扫,宁将军紧随其后,握上腰间大刀,动作却是比上官朔慢了半拍。

  半途杀进来的石子被上官朔的剑鞘堪堪挡下,上官朔站定宁将军身前,在众人刚刚反应过来有不速之客时竟是放下长剑,冲向石子飞来的方向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略微颤抖:“王爷。”

  能被上官朔心甘情愿称做王爷的人仅有一位。

  “王爷?”

  “萧将军!?”

  “将军!”

  海捕文书下达两个月遍寻未果的萧醉泊明明白白地站在他们眼前!

  上千人的视线赤果果地紧紧凝住不速之客,齐齐屏住呼吸,甚至没有人能分出疑惑想萧醉泊是怎么进到他们军营里来的。

  萧醉泊一身常服站在军队里格格不入,却无人敢有别的动作,也正因为是习武之人,他们心底的恐惧往往来源于压倒性的实力碾压。

  萧醉泊对罕见的称呼充耳不闻,心情似乎不怎么样,声音淡淡:“听说这里有人想抓本王,呆得无趣了,便来这里凑个热闹。”

  “没想到还能碰上熟人。”萧醉泊似笑非笑,目光越过众人落在点将台旁唯一半跪的那人身上。

  上官朔不用看就知道这话说的是自己,头皮发麻不敢动。

  萧醉泊此举的讯号再明显不过了。

  上官朔今日所作所为与他无关,甚至被上官朔蒙在鼓里。

  他们知道上官朔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萧醉泊可不一定知道。瞒着上层做小动作的后果是什么,他们想都不敢想。

  适才说话的两人本想帮上官朔说两句好话,却发现在萧醉泊的压迫之下壮着胆子发言这件事有多难。

  不过发不发言的影响不大,萧醉泊也并非是问罪而来。他听安以墨说把上官家的事情交还给上官朔处理,有听闻上官朔来了高阳关便差不多知道想做什么了,安以墨怕上官朔出意外,特别叫他来看看情势。

  他不爽的点就在这里。

  叫他来看看上官朔在搞什么花样,这叫什么事?

第 121 章

  121

  安以墨好话说得熟练,又说相信萧醉泊所到之地皆能摆平意外,又说万一有意料之外的好事发生也说不定,对下属的性命十分关照,好像完全忘了他萧醉泊才是被海捕文书举国搜捕的对象。

  啧,麻烦。

  回去得好好要个奖励。

  这么想,萧醉泊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快动手了话还没说完。”萧醉泊用的是反问语气,明显是知道情势的发展程度,“再不走高阳关就要被视作成反军营地了。”

  上官朔的反应也快,当着众军的面没领命令便随性起身,如释重负般应了声是。

  刻板的主从关系在两人的言语间彻底颠覆。

  萧醉泊的威压撤走,宁将军回神得快,担忧地看向上官朔,生怕他回去没有好结果:“世子?”

  “宁将军放心,王爷对我们都挺好的。”上官朔从容解释,“而且将军您和王爷共过事,王爷的品性如何想必您也清楚。”

  宁将军被上官朔安慰完,又恍然自己的搭话拖慢了上官朔的行动,后知后觉追随向萧醉泊的方向。

  没有军甲的萧醉泊翩翩然,眉眼冷峻清淡,却不见因下属的拖延而产生的丝毫不耐烦。好似此行的目的只是为带贸然行事的上官朔回去。

  “将军!”

  “将军。”

  喊将军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对萧醉泊的,亦有对宁将军的,字字声声情感丰沛。

  宁将军看着眼神真切的弟兄们,又看向不以为意,耐心等着上官朔的萧醉泊,福至心灵:“殿下!末将宁越携高阳关上下一千领六十二军士愿为殿下所用!”

  “愿为殿下所用!”

  眨眼间,全场兵士齐齐半跪。

  没有排练,众兵士坚定的回应声震天响,场面壮观,连萧醉泊都未曾料想到会有如此情况发生。

  意料之外的好事,又被他的少年郎说中了。

  萧醉泊放眼尽揽久违的场面,嘴角微不可见地轻扬,在被外人发现前强硬压下。迎着众人的期待,萧醉泊的声线依旧从容不迫:“有些浑水不必淌。”

  这是萧醉泊放给他们后悔的机会,但、也多余。

  “愿为殿下所用!”

  ……

  “我后悔了。”安以墨板着脸,眨眼又后悔地□□来,痛心疾首道,“应该去现场看的!!!”

  千人臣服的场面,想想都令人热血澎湃!

  要不是为了萧醉泊能尽情逞逞他的威风……!

  都是萧醉泊害的!

  萧醉泊笑了,走到安以墨身后一把将人拽进怀里:“想看?明天陪我一起去点兵。”

  “别了。”安以墨还不知道萧醉泊么,有他在,萧醉泊的威信得碎成渣渣,“你好好稳固军心吧。”

  萧醉泊知道安以墨顾及到他的面子才不随意露面,但要让他和安以墨表面装不熟来维持面子,不如要了他的命。

  “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萧醉泊微微低头,把脑袋抵在安以墨的肩膀上,温热的气息肆无忌惮地扑打在少年郎的脸颊,眼见着白皙逐渐变为绯红。

  安以墨微微一颤下意识缩了缩脖子,骨头仿佛酥了半边:“一点点猜想吧,上官朔在打听消息的时候我问了两句,发现他们对你的评价还不错。”

  萧醉泊不会把脑袋的全部重量压在安以墨的肩上,但两人紧贴着时的一呼一吸,说话的震颤都会传达到对方的身体上,惹得安以墨整个人酥酥痒痒根本受不住多久。

  知道继续下去又要出事起火,安以墨抬了抬被枕着的一边肩膀示意萧醉泊起开:“你现在是不是有四路兵马了。”

  “五路,北疆原本就是我的地方。”

  安以墨秒懂,萧醉泊入京前取得的胜利便是北疆的平定。

  江州,江陵,徽州,燕京,外加北疆,天南地北的五路人马,全是自家的。

  先前他们收到了影一的消息称萧明德疑似被人下毒,白老当朝宣布顾简能治。看到这条小插曲的安以墨和萧醉泊秒懂,白老这是有意通知他们萧醉泊抱恙,京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白老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赌他们在京城宫里有人脉,借机告诉人脉可以通知萧醉泊,二是赌他们找顾简的消息能够传到萧醉泊耳朵里,也是因此,起兵的事宜可以提上日程。

  想到五路人马合攻京城,安以墨光想想就忍不住想看宫里的那些人发现实情后会是什么表情。

  五路啊……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75页 / 共8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