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奸臣之女》作者:阿洙洙.txt
当前页码:第69页 / 共110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年珠只觉此事大有猫腻,连糕点都不吃了,将耳朵竖得高高的。

  很快,就有人纷纷追问到底是何缘由。

  那人冷声道:“哼,那小妾可是魏之耀的干女儿,魏之耀……呵,那就是年羹尧的一条狗。”

  “只怕从一开始李维钧这狗娘养的就是想抱上年羹尧的大腿,将我那可怜的远房堂侄女给害死了!”

  年珠听得是极认真,大概也捋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李维钧的顶头上司是署理直隶巡抚赵之垣,赵之垣他祖父可是两朝名将赵良栋,他爹更是两广总督、兵部尚书赵弘灿,伯父是前直隶总督赵弘燮……要出身有出身,要资历有资历。

  有这样一个顶头上司,就算李维钧有本事,想要出头也是难事,所以他就另辟蹊径。

  等着她走出一壶天时,已对名叫赵之垣的倒霉蛋印象深刻。

  据说朝中已有官员参赵之垣呢,毕竟年羹尧如今可隶属未来太子一党,朝中很多人愿意卖他面子的。

  “不是说魏之鼎无欲无求吗?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干女儿?”

  岳沛儿摇摇头是一问三不知。

  年珠又想到了桑成鼎。

  一回到如意院,她就命人将桑成鼎提溜了过来。

  提起这人,桑成鼎隐约有点印象。

  “那小姑娘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当时魏大人跟着总督大人来四川不久,奉总督大人之命前去天津卫办事。”

  “谁知道路上却是出了点岔子,遇上了洪灾,魏大人在一农户家中住了十来日,那农户一家都被山洪砸死了,就剩下那个小姑娘。”

  “说起来,那小姑娘当年也就十来岁的样子,不知为何,她并未跟着魏大人来四川,反倒继续住在了天津卫,桑大人置办了个宅子,请了两个小丫鬟照顾她。”

  他挠挠头,想了又想,才道:“若是奴才没记错的话,那人……好像叫魏子柔,这名字还是魏大人起的。”

  年珠皱眉道:“不是说这个魏之耀油盐不进吗?怎么会对魏子柔这样好?”

  就算魏子柔的父母对魏之耀有救命之恩,以魏之耀的性子,大概只会给些银子,何必将人收为义女?

  更何况,就算那魏子柔双亲不在,总有别的亲眷吧?

  桑成鼎忙道:“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

  年珠突然想到李维钧这几日就住在总督府,既李维钧想要投其所好讨好魏之耀与年羹尧,是不是也会将魏子柔一并带过来?

  她忙吩咐道:“乳母,乳母,快去帮我打听打听。”

  总督府虽规矩森严,但年珠想要打听个无关紧要的人,还是很简单的。

  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聂乳母就回来了。

  “格格,奴婢都打听清楚了,李大人的妻子魏氏这几日的确就住在总督府。”

  “不过这个魏氏平素喜静,不大喜欢与人来往。”

  年珠直说无妨。

  她很快就去了厢房。

  厢房是客人所居之地,因年羹尧向来讲究,就连厢房之中也是假山流水,很是雅致。

  年珠手上拿着风筝,没错,就是风筝,虽说如今已至春末,并非放风筝的时候,但总督大人的爱女想要放风筝,谁敢开口相劝?

  年珠没走几步,那风筝就掉进了魏子柔所居的院子。

  她便选择了登门拜访。

  和她想象中不一样的是,魏子柔五官模样并不出众,许是因为小时候生活在乡间的缘故,肤色黝黑,虽身上穿着绫罗绸缎,但看起来……就像偷穿了别人的衣裳似的。

  模样不显也就罢了,魏子柔也不像寻常小妾一样能言善道,看到年珠后,喊了声“七格格”,就再无下文。

  这和年珠想象中宠妾的样子相差甚远。

  倒是魏子柔身边的一嬷嬷瞧着是个厉害的,开口笑道:“还请七格格恕罪,我们家夫人向来寡言,若有得罪之处,还请七格格莫要见怪。”

  说着,这嬷嬷又道:“不知七格格风筝可已找到?若是没有,不妨先坐下来喝杯茶,吃些点心吧?”

  “这次我们家夫人从天津卫过来,还带了些咸香口味的小麻花,七格格可想要用些?”

  这本是寻常客套话,年珠却像听不懂似的,点头道:“好啊。”

  她索性就坐下来喝茶吃麻花,这小麻花一口一个,酥酥脆脆,她很是喜欢,嘎嘣嘎嘣脆的同时,还不忘与魏子柔说话。

  “我听说您是魏大人的义女?从前我怎么没听说他认过义女?您与魏大人瞧着都不怎么喜欢说话,你们平时单独相处时候都说些什么呀?”

  “您这是第一次来四川吗?您喜不喜欢这里啊?我倒是喜欢的很呢!”

  “您去过京城吗?”

  ……

  她叽叽喳喳的,话多的魏子柔简直没办法招架,好几次都求助似的看向身边的嬷嬷,由那嬷嬷帮着答话。

  很快,聂乳母就捡了风筝进来了。

  年珠深知若再坐下去就不合适了,站起身道:“那我就先走了,正好我每日也闲得无聊,我看您也闲的无聊,若有时间,我就来找您说话吧。”

  她明显看到魏子柔面上有着不高兴的神色。

  等着年珠走出这小院儿,就连聂乳母都疑惑道:“真是奇怪,这李夫人未免性子也太拘谨了些,这样的性子,怎么会被魏大人收为义女?”

  说句不好听的,她儿子只是个小小的管事,她娶儿媳妇都想着是不是能支应门庭,更别说官员之妻,这样的人,哪里能上得了台面?

第72章 狗血无处不在

  说者无意,听者无心。

  当年珠听到聂乳母说这两人性子有几分相似时,微微一皱眉,道:“乳母,您觉不觉得这人的五官眉眼也有几分像魏之耀?”

  聂乳母一愣,仔细想了想后,她点点头:“格格,方才您不说奴婢根本没注意,您这一说,奴婢这才发现她的嘴巴简直与魏大人一模一样,这……”

  这下,年珠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若魏子柔本就是魏之耀的亲生女儿,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魏之耀不会放任着自己的亲生女儿流落在外,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年羹尧身边一有头有脸的管事,想养着女儿,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才是。

  一个女婿半个儿,虽说李维钧比魏之耀小不了几岁,但哪里有岳丈不帮女婿的道理?所以魏之耀才会对李维钧的事情这样上心。

  年珠顿时对魏之耀的事情更感兴趣,只盼着觉罗氏的信能早些送到。

  这事儿啊,可比听戏有意思多了。

  翌日一早。

  年珠就再次去了魏子柔所居的小院儿。

  大概是昨夜李维钧与魏子柔叮嘱些什么的缘故,魏子柔比起昨日来话多了些。

  只是,她的话虽然多了,但话题却找得生硬。

  但年珠却是个话多的,不管什么话题都能接上,甚至能举一反三,顺着这个问题将问题发散。

  她更是主动出击,问起魏子柔小时候的事情来。

  魏子柔磕磕巴巴道:“我从小在乡下长大,因家里孩子多,不得爹娘喜欢,每每有什么脏活累活,总是要我去做。”

  “后来等着家里遭了洪灾,义父说要养着我,我就答应了。”

  “爹娘对我不好,那些亲戚……对我更不好,所以我才会这样胆小寡言,还请七格格莫怪。”

  她虽话少,但说起魏之耀来,语气中却处处透着感激。

  年珠隐约猜到了几分,魏子柔大概是不知道自己身份的,魏之耀将他这个女儿保护得极好。

  当然,她知道就算身为年羹尧帮凶的魏之耀就算有千错万错,但眼前这人却是无辜的,也没打算将这层窗户纸捅破,只有一搭没一搭与魏子柔说着闲话。

  “如此说来,魏大人的确是个好人。”

  “小时候我倒是挺怕他的,总觉得他老是阴沉着一张脸跟在阿玛身边,没想到却是外冷内热。”

  “您遇上了魏大人,如今又被李大人扶正,也算否极泰来,以后多的是好日子。”

  魏子柔是腼腆一笑,并未接话。

  年珠与魏子柔在里间说话的同时,聂乳母也在外头与昨日那嬷嬷套近乎。

  等着年珠离开时,已知晓了很多关于李家的八卦消息。

  比如,魏子柔身边这位厉害的嬷嬷乃是魏之耀为她选的,就是怕当日魏子柔到了李府被人欺负。

  比如,自魏子柔见到李维钧的第一眼,就对儒雅成熟的李维钧情根深种。

  ……

  又比如,自魏子柔到李府后,李维钧就对她很好,用那嬷嬷的话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琴瑟和鸣。

  年珠只觉得这些话讽刺的很。

  若这两人是琴瑟和鸣,那替李维钧生儿育女、故去的发妻又算什么?

  她想要劝劝魏子柔莫要轻信男人的甜言蜜语,特别是李维钧这种人,不仅是官场老手,更是情场老手。

  但她想到魏子柔说起李维钧时,面上是挡不住的柔情蜜意,想了又想,还是觉得算了。

  她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办法拯救一个纯纯恋爱脑。

  年珠前脚刚离开,后脚魏之耀就过去了。

  魏之耀如今虽已是朝廷命官,但私下却仍会帮年羹尧处理不少棘手之事,故而他每日是忙的脚不沾地。

  但就算如此,他每日还是会抽时间过来见见魏子柔。

  今日他过来时还给魏子柔带了许多糕点,说话时,面上隐隐可见笑意。

  “子柔,我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所以就差人每样糕点小吃都买了些回来。”

  “我看你整日都将自己关在院子里,你若无事,可以四处逛逛,或者出门走走也行。”

  “李大人事忙,想必没多少时间陪你的。”

  “多谢义父关心,我,我……我一向喜欢清净,觉得这样的日子很舒服。”魏子柔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名义上虽是魏之耀的义女,但与魏之耀见面机会并不多,在魏之耀跟前也很是拘谨,“我听老爷说过,您每日忙的很,您……您不必日日来看我的。”

  魏之耀有点失落。

  身为父亲,谁不想要自己女儿像七格格那样会撒娇了?

  但他也知道,很多东西是勉强不来的,他亏欠这个女儿太多太多:“你莫要听李大人瞎说,我不算太忙,我们父女二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我既有时间,索性就来看看你。”

  “对了,我听你身边的嬷嬷说你也很喜欢这里,既然如此,要不要在总督府住些日子?”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就听到魏子柔开口道:“义父,不必,过几日我就随着老爷一起回去了。”

  魏之耀脸色微黯。

  这下,就连魏子柔也察觉到自己这话说的有些不合适,忙道:“义父,我知道您忙的很,若我留在总督府,您难免要分出心神前来看我。”

  “更何况,总督府再好,也不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多少会不自在的。”

  纵然她如此说,但魏之耀知道,她这是舍不得李维钧。

  男人看男人最准,他早就知道李维钧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投靠二爷,连陪伴自己多年的发妻都下得去手,这样的人简直连畜生都不如。

  但这些话,他当着魏子柔的话却不会说,他觉得只要二爷在一日,这李维钧就得老老实实的。

  “你说的也对,那过几日你便跟着李大人回去吧。”

  “若李大人对你不好,你就写信给我,我自会替你做主的。”

  魏子柔脸上浮现几分笑容,轻声应是。

  ***

  年珠回去如意院后,则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

  她将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若她没有猜错的话,很快李维钧就会取代赵之垣成为新的直隶巡抚。

  如此一来,前来攀附年羹尧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附庸年羹尧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年羹尧的权势只会越来越大。

  她知道,李维钧这人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很快就会成为年羹尧身边一枚重要的棋子。

  年珠微微叹了口气。

  她决定助倒霉蛋赵之垣一臂之力。

  只可惜,她与赵之垣相距甚远,根本不能见上赵之垣一面。

  她决定派桑成鼎想想办法

  当桑成鼎听说这消息后,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七格格,不成,这不成的,奴才替总督大人管着不少事儿,哪里走得开?”

  “更何况,若奴才去天津卫与赵大人通风报信一事叫总督大人知道了,总督大人定不会饶了奴才的。”

  他替年珠做事的日子虽不算短,但悬着的心呀,就没一日放下来过。

  他甚至想,若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就说自己是逼不得已,但他若去给赵之垣通风报信,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他从自保变成了加害总督大人,到时候只怕他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桑管事这话说的倒是有意思,难道你不去天津卫,阿玛知道你做的事儿,就能饶了你?”年珠与桑成鼎相处这么些日子,知道这人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但这样的人也是有长处的,比如惜命如金,“你放心,我能想到的事,我也能想到,自不会派你冒险走这样一趟的。”

  也就年羹尧最近因青海之事忙的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她,她才敢如此大胆,小动作不断:“我只是想问问桑管事,有没有什么办法送封密信给赵之垣。”

  她寄回京城的书信走的都是驿站,但驿站是传递公文和军情的,她可不敢用。

  “七格格,您倒是早点说啊!”桑成鼎抹了把额上的汗珠子,这才将心收回肚子里,“如有各地有民信局,虽说书信来往速度很慢,但只要您舍得花银子,自多的是人愿意替您办事。”

  “您若想神不知鬼不觉送信给赵之垣大人,这更好办,奴才找几个乞儿,将东西交到民信局,稍后分批将银子送去,他们自然将事情办得妥妥的。”

  年珠是知道他有几分小聪明的,能得年羹尧重用的人,怎么会是蠢的?

  她当即就道:“好,我这就去书房写一封信给你,你即刻去办。”

  “务必要将信送给赵之垣,速度越快越好。”

  她想,只要桑成鼎能将这件事办好,就算贪些银子也无妨。

  她很快去了书房,用左手写了一封信,封好,这才交给桑成鼎。

  殊不知,桑成鼎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这样做,他与年珠相处这么些日子,只觉得这年珠比年羹尧可怕多了。

  年羹尧是喜怒皆形于色,不像这年珠,看着是一好看好性子的小姑娘,实则……浑身上下足足有一百八十个心眼子。

  桑成鼎走后,她又开始给年若兰和四爷写信。

  主要是给四爷写信。

  其实打从在京城雍亲王府时,她就曾有有意无意给四爷打预防针,说什么年羹尧出手大方,想必这些钱来路不正,说什么历史上一些能臣有所建树,或多或少会有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一开始,她看得出来四爷心里不大舒服。

  一来是爱屋及乌,四爷将年羹尧视为自己人。

  二来是四爷的确是欣赏年羹尧的才能。

  但很多东西怎么说了,接受很难,但一旦接受后,好像容忍度就会变得很高。

  特别是如今这时候,年羹尧就是四爷放在边陲的一重要棋子,四爷不得不忍他。

  年羹尧已经将近三年没与四爷见过面,两人来往只依靠书信,年羹尧自不知道四爷对他的态度已悄悄发生变化。

  年珠的这封信,看似在闲话家常,但目的却是很明确,将李维钧娶了年羹尧身边奴才义女一事告诉了四爷。

  如今皇上年迈,虽并未下令将四爷立为太子,但如今朝中许多大事小事都交给了四爷,她相信,以四爷的聪明才智,定不会准许李维钧扳倒赵之垣的。

  等着事情忙完之后,天已擦黑,年珠已是饥肠辘辘。

  春末的四川,已比京城的初夏还要热上几分。

  年珠索性吩咐聂乳母将饭菜摆在小院子里吃,凉拌三丝、口水鸡、麻婆豆腐……几十道菜摆在石桌上,挤挤攘攘的,看着叫人很有胃口。

  年珠摇摇头,低声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知道以后我能不能适应简单的日子。”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69页 / 共110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