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华漪想到他方才吃过的,有些不情愿,但挡不住他来势汹汹,只得被迫应了,啃咬之时,她不小心咬了他的唇角。
其实并没有什么味道,恍惚之间,只有清冽的酒香。
……乌程若下。
甄华漪迷迷糊糊想到,皇帝并不爱这酒,倒是李重焌颇为喜好。
她没有深思,思绪被撞碎成一段一段的,累了半宿,终于撑不住昏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依旧不见李元璟,甄华漪拖着酸软的身子,在榻上坐了起来。
她蹙着眉细细想昨夜的事。
说来奇怪,她和皇帝的三次同房,有两次都是在她不甚清醒的时候发生的。
除了昨夜。
而昨夜,让她生出了一种荒谬至极的联想。
甄华漪猛地摇摇头。
太过荒诞,无稽之谈。
耳听得傅嬷嬷和玉坠儿走近,甄华漪赶走了心中的奇怪揣测,和他们二人说起话来。
*
差事完成,崔邈川不用时时在宫里修书,将行李铺盖都送回了崔府。
听闻二哥回府了,崔妗娥去书房找他。
崔妗娥前几日在宴会里和李雍容相谈甚欢,她从前觉得李雍容跋扈,几次接触都渐渐打消了偏见。
公主跋扈依旧,可本性不坏。
崔妗娥看出李雍容还是很在意她的兄长,便有心来问一问崔邈川究竟是什么想法。
她自己都已经定亲了,可兄长的婚事还没有着落,家里人都心急了。
崔妗娥来到崔邈川书房,却没见到崔邈川的人,她走到书桌边上,看见上面放了一个盒子。
看起来……不像是郎君的东西啊。
崔妗娥犹豫再三,终于止不住好奇,打开了这个盒子。
很意外,她看到了一支碧玉簪。
这碧玉簪她认识,是好多年前,娘亲头上戴着的就是这只簪子,娘亲说过,这是崔家传给媳妇的传家宝。
崔妗娥好些年没有见到母亲戴这只簪子了,原来是给兄长了?可兄长连半个媳妇都没有,母亲为何给了他?
崔妗娥不解,索性去问了崔夫人,崔夫人怔怔:“那簪子,又回到了二郎手中?”
“又回到?阿娘,这是何意?”崔妗娥问道。
崔夫人叹了一口气,道:“造化弄人,罢了,这事不知二郎知晓了多少,还是为娘亲口告诉他吧。”
和好友应酬完回来,已经是夜里了。
崔邈川才进府,就有侍女过来道,他母亲要见他。崔邈川
不做他想,这些日子在宫里忙着修书,吃住都是在集贤院的小排房里应付,许久没有见到母亲,她必是想念自己了。
崔邈川来到母亲住的东院,看见母亲坐在桌旁一脸忧愁,而桌上放着一只打开的漆盒,里面静静搁着一支绿玉簪。
崔邈川心口一跳,兀自红了脸,想到这簪子主人身份,那脸上的红意很快褪下,变得有些发白。
崔夫人抬起头来,看向崔邈川:“你来了。”
崔邈川走上前一步,严肃又恭敬问道:“母亲,这东西是……”
崔夫人道:“是甄昭仪给你的?”
崔邈川的脸色更白,他抿了抿唇问道:“母亲从何得知?”
崔夫人叹了一口气:“孽缘啊,或许,当年娘不该给她这根簪子,让你们无端生了妄想……”
崔邈川听着崔夫人的话头,心中惊讶,这簪子是母亲给甄华漪的,母亲为何和甄华漪有来往,这给簪子的举动又是何意?
崔邈川疑心其中有内情,不动神色问道:“她……并未讲过这簪子的来历,只说,让我回来问母亲。我怕母亲不同意我二人的来往,便一直不曾问过。”
崔夫人抬眼看着崔邈川,迟疑问道:“你……你们,到了哪一步?”
崔邈川答道:“纵是此生无缘,她亦是我认定的妻室。”
崔夫人道:“二郎,你在胡说什么?”
崔邈川故意说道:“她有时会提及当年之事,但儿子丝毫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或许是当年崔家负了她,才让她落到如今的境地,儿子常常觉得亏欠,只有终生不娶,才不辜负她的情谊。”
崔夫人听到儿子这样说,急切道:“崔家何曾辜负她,她早已和你拜堂成亲了。”
话音刚落,屋内寂静如冰。
半晌,崔邈川问道:“她……和我拜堂成亲?”他语气干涩,“儿子为何不知?”
既已经说出了口,事情也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崔夫人犹豫片刻,还是将事情全盘托出。
崔夫人闺名王霁,是出身太原王氏的千金小姐。她和甄华漪的母后私交深厚。
燕后当年就是王府的一个小小舞女,无名无姓的,只被叫做五儿。因为王霁和五儿两人都喜好音律舞蹈,又年龄相仿,渐渐成为了知音。
当年燕帝来访王府,一眼就看中了容貌倾城的五儿,并将她带回了宫,宠爱日盛。几年过去,五儿一步一步爬到了皇后之位。
五儿变成了燕后,王霁成为了崔夫人。
初进宫时,五儿曾和王霁约定,要做儿女亲家。
但燕后的女儿宝华公主的婚事,却不是一件简单事。
在定下李元璟之前,燕后是属意崔邈川的。
只是时局变化太快,为了女儿和自己的将来,燕后还是转向了李家。
王霁并不觉得五儿反复,她知道五儿处境太难。
一朝宫变,五儿不见踪迹,王霁为故人伤心之际,恰好碰上了逃难的故人之女。
王霁怜惜甄华漪弱小,想要崔氏能庇护于她,于是急匆匆让甄华漪过了门。
只是,一同去往博陵老家的路上,车队遭乱军劫掠,甄华漪不见踪迹。
再次听闻她的消息时,她已经被李元璟收入了宫中。
若非阴差阳错,二郎和公主也是一对佳儿佳妇。
可惜。
金猊香袅,青烟浮动。
崔邈川呆立一旁,声音艰涩说道:“所以,甄氏她其实,就是我的……妻子?”
*
古籍既已修补完,今日无事,甄华漪一大早就去万寿殿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身边有一群活泼的女郎,除了面熟的那几个,还有几个生面孔,初初长成的少女,亭亭玉立。
见甄华漪缓缓走来,太皇太后向她招了招手:“昭仪,快过来。”
太皇太后说道:“这是甄昭仪,往年也在老身这里读书,人品相貌是一等一的,不输你贺兰姐姐。”
小女郎们好奇地看向甄华漪,才开始在社交场合亮相的小女郎,对这些略大些的,名声响亮的姐姐们极为好奇。
甄华漪有些尴尬地垂下了头,偶尔一侧眼看到了身侧的贺兰妙法,却见她神色自若,幽静含笑。
甄华漪若有所失地想,自己其实比不上贺兰妙法。
太皇太后对甄华漪说道:“东昌公府已经建成,甄氏族人也已经住进去了,这是圣恩浩荡,从今往后呀,你们不许想从前的,只管往前看。”
甄华漪忙跪下谢恩。
太皇太后道:“衣食无忧,也算是甚为美满了。”
太皇太后又看向了贺兰妙法:“你的好事也将近了吧。”
贺兰妙法方才的娴静霎时间消散无踪,她面上染着红云,说道:“全凭太皇太后、太后做主。”
太皇太后笑道:“大人们怎么做主就无需你操心了,老身只问晋王,晋王近来常去看你?”
贺兰妙法羞涩道:“殿下是和父亲有公事商议。”
太皇太后道:“他有哪门子的公事,”她欢快道,“他的婚事最让老身操心,所幸,还是开窍了。”
太皇太后和贺兰妙法一应一答,众位女郎都只管看着她。
晋王殿下啊。
她们记得自己曾站在酒楼上,站在父兄的身后,羞红着脸,偷眼去瞧街上的英武少年。
李重焌从战场上得胜归来,他骑一匹白马,戴银光甲胄,虽是面色严肃,却中和了他过分俊秀的容貌。
投掷在他身上的香囊花瓣委地,甲胄光芒刺目,他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对女郎们回以肆意风流的笑意,一下一下地捋白马雪白的鬃毛。
那便是长安女郎们心中对晋王的最初印象。
后来,晋王从少年变为青年,桀骜不减,身上的光华愈发夺目。
难以想象这样的晋王殿下若有了妻子,私下里会如何相处。
若是贺兰妙法来做他的妻子,虽说是有些许的酸,但女郎们依旧觉得,他们是相配的。
甄华漪也同旁人一样看贺兰妙法。
容颜美丽,名门贵女,是般配的。
是般配的。
正说话间,高嬷嬷躬身走了进来,道:“晋王殿下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此话一出,如同惊起一滩鸟雀,女郎们纷纷站起来,似是想要避让,却脚上动不了几步。
还在犹豫着,晋王已经迈步走了进来。
“孙儿给祖母请安。”
李重焌一身绯红金绣团花窄袖圆领袍,身姿挺拔,腰上系一条黑色蹀躞带,勾勒劲瘦的腰身。
众人视线都被他吸引住,但片刻后,都齐齐看向他的嘴唇。
他的嘴唇上明显有一道小伤口。
甄华漪心中隐约生出了不安。
她记得,昨夜情切之际,她咬过男人的嘴唇。
巧合吗?
李重焌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眼光,他心情难得地好。
今早起身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铜镜。
铜镜中的自己下唇有一道口子,细看很显眼,粗看也显眼。
钱葫芦大惊小怪,说要寻妇人的脂粉给他遮掩一番。李重焌拒绝了,钱葫芦只当他嫌弃妇人之物。
钱葫芦却不知道,李重焌摸着自己的唇角,笑了。
夜夜春宵,只有自己一人知情实在无趣。
他迫切想要看到她脸上惊慌失措的表情。
听闻甄华漪去了万寿殿,李重焌便紧随其后,带着他唇上的伤口,招摇过市。
“二郎坐过来些。”
太皇太后见喜爱的孙儿来了,顾不得旁人,招
呼着李重焌过来。
她凝神一望,面上带了不悦:“这是怎么弄的?莫非是你那养在城外的外室胡闹弄出来的?”
众人对晋王殿下的外室都有所耳闻,听了这话,不由得悄悄往贺兰妙法脸上看。
李重焌道:“祖母是听哪个奴才浑说,孙儿不曾有什么外室。”
太皇太后转怒为笑:“许是太监宫女们乱嚼舌根,”她抬起声音道,“以后不许有胡话传出,不然老身饶不了你们。”
宫人们恭敬应道:“是。”
太皇太后又招手让贺兰妙法过来,拍了拍她的手道:“放心了吧,都是谣言。”
贺兰妙法含羞道:“臣女一向知道晋王殿下高洁,是不会做出这等事的。”
甄华漪在一旁安静听着,顿时明白过来。
太皇太后一见李重焌唇上的伤,连敲带打的,让李重焌约束好外室。
而李重焌更干脆了,直接否认这个外室,断绝了那可怜女子入府的可能性。
长安人都说李重焌已经有了个儿子,无风不起浪,甄华漪是信的。
他就这样抛弃了那母子二人。
甄华漪前些日子还对这母子的存在耿耿于怀,现在却开始同情这母子二人了。
李重焌,他怎能如此冷血。
甄华漪颇为收敛地看了他一眼,却见那人笑得更欢喜。
“孙儿唇上的伤……”李重焌徐徐说道,“甄昭仪。”
甄华漪本是躲在众人身后的,突然间被李重焌点了出来。
李重焌唇上的伤和昨夜她的所作所为……太过巧合,她犹在心惊,突然间李重焌就这样看向了她。
他狭长的眼睛似是含着笑,似是咄咄逼人。
甄华漪一阵力竭,心口怦怦乱跳。
“记得有一回就在祖母宫中,甄昭仪也是火气过重,烂了唇角,是用了什么药方?”李重焌轻飘飘地问道。
甄华漪收在袖中紧紧攥着的手指倏然松开,她并不看他,轻声回答:“当时服用的是蜜梨膏。”
甄华漪回答完,感觉有一瞬间的停顿,在她觉得李重焌不会理会她之时,他还是接了一句:“蜜梨膏,我记住了。”
又安静的时候,贺兰妙法的声音却响起:“妾家中倒是有一张去火的方子,极是管用,殿下不如试试?明日妾将方子抄来,请太医酌情添减。”
李重焌淡淡说道:“有劳。”
许是贺兰妙法的插话太过急切,李重焌的态度太过冷淡,太皇太后笑着打了圆场:“二郎也是,大惊小怪,往日里多少病痛不声不响的,现下到了祖母面前倒是娇贵了起来。”
李重焌笑着道:“祖母疼我。”
眼看着太皇太后还有许多话要说,高嬷嬷使了个眼色,甄华漪和其余人就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离开万寿殿,时候尚早,甄华漪心中想着李重焌婚约的事,他私生子的事,还有昨夜侍寝的事,林林总总的,不知不觉,竟循着往常去往集贤院的路走了许久。
甄华漪反应过来,停住脚步。
她站在光顺门北,看见有一人站在南面和她遥遥相望。
是崔邈川。
崔邈川素日里一副冷淡清贵的模样,今日不知发生了什么,他站在那里翘首望着,神色莫名。
崔邈川是一贯不喜甄华漪的。
最为世家门阀之子,他自幼饱读诗书,自是看不上妖后和她所生的女儿。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70页 / 共99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