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车马慢》作者:Shim97.txt
当前页码:第80页 / 共14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店主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刚刚看他敢打郑大虎手底下的小混混,这会儿对他恭敬又提防。

  “挣得不多,勉强糊口。”他笑着说。

  这时,门口小跑进来一个人,喘着气,叫:“妈妈。”

  店主一愣,转头看去,应道:“今天这么早就放学了?”

  路昭也看了过去,这是个约摸十六七岁的雌虫,背着书包,穿着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干干瘦瘦的,皮肤黝黑,只有两只眼睛又黑又亮。

  他说:“我和老师说了一声,提前下课回来了。”

  他一进屋,就赶紧把书包放下来,拿过雌虫店主手里的抹布,把几张刚拼好的桌子椅子都擦了一遍。

  店主说:“要好好上课,提前回来干什么。”

  说着,他就站起身,慢腾腾往柜台后走去:“妈妈给你煮点面条吃。”

  路昭在旁看着,像看到了多年以前的自己和母亲。

  那时他也总是提前下课,跑回来照顾弟弟,收拾家里,为母亲分担家务。

  如果不是后来考上大学,去首都读书,大概也不会有后来这些奇遇了。

  路昭一边心中感慨,一边打量着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他很懂事,也很勤快,把店里收拾好,就走到路昭身边:“您要吃点什么?”

  路昭看了看他,又看看柜台上贴的价目表,说:“一碗木耳肉丝面,加一个煎鸡蛋。”

  少年连忙点点头,去柜台后帮母亲的忙。

  他的母亲患有眼疾,看不清楚,所以做事总是慢腾腾的。这个少年就麻利地把面条捞出来,盛到碗里,盖上臊子,洒了把葱花,再端出来给路昭。

  路昭搅了搅面条,问这少年:“你多大年纪?”

  小雌虫回答:“快满十六了。”

  路昭微微一笑:“在读高中吗?”

  小雌虫点点头。

  这时,柜台后传来店主的声音:“康儿,面好了,快来吃吧。”

  少年连忙跑去柜台后了。

  路昭在外吃着面,听到后头传来的母子俩的小声谈话。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吗?”

  “出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学校奖励了五块钱。”有些稚嫩的声音说,“妈妈,给你。”

  “好,妈妈给你存着下学期的学费。”

  路昭心里想,现在县里就这么几所高中,都是公立中学,学费并不高,要交的费用只是课本费、基本伙食费,一个学期大概二三十元。

  而左安县贫穷落后,老百姓收入都很低,大家也就不会出来吃饭、消费。

  这间小店利润薄,如果店面是租的,那一个月能挣个五十元都算不错了。

  这些得承担母子俩的生活开销,每月还得余下钱来攒学费。

  如果不交保护费,母子俩维持生活还有一丝余裕,可交了保护费,一个月就剩那么点钱,一旦哪里需要用钱,这个家庭就无法运转了。

  路昭叹了一口气。

  店里收拾好后,陆陆续续又有客人走进来,少年吃完面条,便开始帮忙招呼客人了。

  客人中有些是熟客,叫他“康娃子”,叫店主老张。

  老张以前也不姓张,是因为帝国时期结婚,很多人改随夫姓,他才改了姓。

  他的眼睛是多年前战乱逃难时,捡废品被化学试剂溅到灼伤的。

  那时也没有什么治疗条件,只能靠自己恢复,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只能勉强视物。

  逃难到这里后,老张和丈夫在一处小村落了脚,后来建国解放,他们也分到了一些土地,就靠农耕为生。

  后来张平康出生、长大,老张的丈夫为孩子以后打算,听说南方有打工的好机会,就去了南方,可惜没几年就碰上工厂事故,死了。

  老张在家种地只能勉强糊口,而且孩子读书也要走几十里路,干脆咬咬牙,把土地都卖给了同村人,拿着卖地的钱和丈夫事故的赔款,到县城里买了一栋偏僻破旧的小房子住,又租了一个临街的店面,靠卖早晚餐为生。

  可没想到,到了县城里,却是另一番水深火热的生活。

  路昭吃完了面条,付了一块二毛钱。

  像他这样吃肉臊子面条还加鸡蛋的人很少,店里吃得最多的还是豆腐臊子面条,六毛钱一碗。

  吃的人也不多,这会儿正是饭点,店里都只有三四个食客。

  这年头大家还是偏向在家吃,只有在县里好单位上班的固定收入人群,又是单身的,才爱在外面吃饭。

  不过,等到早上卖包子了,生意也许会好不少。

  路昭离开小店,回到县政府大院,爬上了宿舍楼。

  县政府的宿舍楼就在办公区域后面,下楼一脚就跨进办公室,非常方便。

  他打开自己的宿舍门,正要进屋,旁边的房门开了。

  一名雌虫走了出来。

  “哦,是小路啊,现在才回来?”他笑着打招呼。

  路昭点点头:“嫂子晚上好,我刚刚散步回来。”

  “你们年轻人,精力真旺盛。”雌虫笑着说,提着垃圾桶往楼下走。

  而他身后,大门大开的屋子里,热闹的说笑声正传出来。

  隔壁住的是左安县的书记肖立群,一个大腹便便的雄虫,平时就爱呼朋引伴,喝酒打牌。

  这会儿屋里这个动静,应该就是他和朋友们刚刚吃完饭,坐在牌桌上了,他老婆就一个人收拾屋子、倒垃圾。

  路昭刚来的时候,肖立群亲自把他安排在自己隔壁屋,也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打牌。

  路昭去过一次,发现那酒桌上真是互相吹捧,撒泼吹牛,丑态百出,就再也不去了。

  肖立群邀请了几回,看他不赏脸,也就不再请他,在单位上也对他不冷不热的,其他人都会见风使舵,就抱起团来孤立他。

  这种“孤立”,并不是歧视、阻挠,他们表面还是客客气气的,路昭有什么需求他们都配合。

  但也仅仅是路昭要哪样,他们就给哪样。

  多的信息、解释,他们一概不主动提,有什么活动也不叫路昭一块儿,有什么工作,他们推一下动一下。

  路昭现在慢慢发现了苗头,只是他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解决,因为这些人抱团抱得太厉害了。

  就像师父说的那样——敌人太团结,无缝可钻,就难以取胜。

  这会儿路昭也不主动去肖立群屋里打招呼,只往自己屋里走。

  可是这时,几句谈笑声钻进了他的耳朵。

  “肖书记,我今天这手气真不行,还是您厉害啊!”这是一道陌生的声音。

  “哪里哪里,大虎谦虚了啊。”肖立群说。

  路昭耳朵一动,停在了门口。

  “书记,您看这个什么产业园的项目,咱们怎么整啊?”

  “你自己想整,你要去想办法。这钱是国家拨下来的,我也没法直接掏出来给你啊。”

  “书记,我郑大虎是个粗人,哪知道整什么项目、什么产业园的,还不是您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嘛!”

  路昭的眉头皱了起来。

  左安县产业园的项目他知道,是州里的一批经济开发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一小部分,有财政专门拨款。

  说实话,路昭觉得以左安县目前的经济基础,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大一个产业园。

  因为左安县根本都没有一个支柱产业。

  左安县的矿产丰富,但那只是挖矿,矿区都在山里,挖出来的矿运到州里去加工。

  左安县本身没有矿产加工工厂,也就没有一系列的下游产业,没有工作岗位,没有工人聚集,其他生活服务经济也就起不来。

  这样如何支撑起产业园?

  修建那么大一个园区,没有工厂和商家入驻,全空着,县里的财政收入也没法增加啊。

  他看县里的各位领导说起这个来都津津乐道的,丝毫不提建好园区后下一步怎么办,原来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下一步。

  他们只想着自己在修建园区这一步,能捞多少钱,根本不管财政如何,老百姓如何。

  产业园这么大一个工程,修马路、装路灯、做绿化,样样都要承包出去,样样都有空子可钻。

  路昭只在脑子里转了一圈,都知道他们在打什么算盘。

  绿化种树,树有好有坏,有树龄大小,报价还不是靠承包商一张嘴?

  谁来承包呢?

  郑大虎。

  而郑大虎这会儿就坐在他们的牌桌上,同肖立群说——

  “还不是您说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嘛!”

第125章

  路昭静静站在门口,听了好一会儿屋里的谈笑,直到听见旁边的楼梯上有上楼的脚步声,才走进自己屋里,关上门。

  他坐到书桌前,把笔记本翻开,记下了今天的见闻,包括那对母子、收保护费的小混混、郑大虎,还有在门口听到的,关于产业园的事情。

  写完这些,他叹了一口气,将笔记本合上,放进了书架里。

  而后,他才去屋里的厨房,烧水准备洗澡。

  他在德阳县的时候,职级太低,只能住普通职工宿舍。而这次来左安县,一来是他级别升了,二来是县政府的这栋宿舍楼前年才刚刚翻新过,一层楼就两套屋,一套屋里有独立的两间房,还有厨房、卫生间。

  原本他还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翻修,现在想来,也是为了个人享受。

  他洗了澡,把下一步要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向上面反映,好好捋了一遍。

  像师父说的那样,最好的办法是让敌人从内部瓦解。

  可这些人都是一条利益链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之间能有什么矛盾冲突?

  路昭皱眉思索。

  如果他们的矛盾点那么好找,想来前面那些来左安县锻炼的干部,也不会跑得那么快了。

  他叹了一口气,想着人多力量大,便拿出信纸给宋悦写信。

  宋悦走南闯北的,脑子又机灵,说不定清楚这种利益集团的弱点。

  写完信,他将信封封好,才去睡觉。

  第二天把信寄出去,路昭开始了深入的观察和证据收集工作。

  肖立群不给他派工作,他干脆也不主动去要,装作已经放弃进步、万事不管。

  半个月后,宋悦托来附近出差的朋友,给他带来了一部照相机和一封信。

  信中又给他说了好几件事,说像这样勾结的势力,在小地方一手遮天,杀人放火的事都干得出来,要他一定注意不要贸然行动,最先确保自己的安危。

  给他带的这部照相机,是宋悦自己才从国外买的进口货,拿回来给自家工厂打样的,给路昭带过来,是方便他收集证据。

  这机器的说明书都是外文的,宋悦给他专门写了个说明书,说这是数码的,不需要胶片。

  路昭对照宋悦写的说明书摆弄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搞明白,每天把这小小的机器揣在兜里,四处拍照,别人问,就说这是他的爱好,喜欢拍风景。

  看他如此玩物丧志,肖立群更放心了,还让他给自己拍了好几张照片。

  只是县里的照相馆没法洗数码相机的照片,所有照片只能存在机器里,洗不出来。

  而相机又只有路昭会摆弄,所以没人知道,这机器里到底有多少照片。

  他拍下了被小混混打砸的店面,拍下了产业园建设投标的中标单位,还有在工商局查到的,这些单位的法人。

  都是郑大虎。

  他将收集的证据全部整理起来,写了一封长信,寄到了首都。

  可这封信寄出去之后,却像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路昭一直在等,等着上级派专案组下来,彻底整治这里的不正之风。

  可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丝毫消息,只有任平飞私下给他寄来的一封信,让他务必小心,保住自己最重要。

  路昭便分外小心,每天只在大白天出去,只敢在家里自己煮饭吃。

  可千防万防,他没料到,自己的住处失火了。

  等他赶回来时,屋里已经浓烟滚滚,路昭心头咯噔一下,立刻就往屋里冲。

  身旁看热闹的众人连忙把他拉住:“别去别去!火太大了!”

  路昭急道:“我有重要的东西在里面!”

  恰巧站在一旁的肖立群听见,也劝了一句:“小路,再重要的东西,也没有命重要哪。”

  路昭根本不听,一把推开拦着自己的人,冲进了火场。

  众人一阵惊呼,连忙喊着消防员来了没,乱成一团。

  不过,没一会儿,路昭就跑了出来。

  他满脸黑灰,怀里抱着个小相册,那上头的火应该是刚刚被踩灭,还冒着残存的火星。

  围观的众人一愣,没想到他冒着危险冲进去救的重要东西,只是一本相册。

  路昭着急忙慌的,把烧坏的相册好好拍了拍,赶到一旁的灯下一看。

  相册的封面和扉页已经烧坏了,一眼就看见了那张被烧穿的照片。

  他仅有的,方先生的照片。

  路昭双手颤抖。

  他小心地翻开只剩了下半截的封面,里头的照片也只剩半截了——只有他的半边身子,和方恒胖乎乎的脸蛋。

  照片中的方先生,被完全烧掉了。

  相册的一页很厚,后面的照片都没事,只有这一张因为放在最前面,被烧坏了。

  一旁围观的人看见了,说:“哎呀,全家福被烧坏了。”

  这些人不知是看热闹,还是真为他惋惜。

  “路县长,您已经结婚了呀,还有孩子了,真看不出来。”

  “从来没听您提过呢。”

  “您来这儿这么久,您先生也没带孩子来看看吗?”

  肖立群伪善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没事没事,只要人还在,照片都可以再拍。”

  路昭紧紧抓住了相册,把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

  消防员赶到时,他的卧室已经被烧了大半,好在别的地方没有被波及。

  路昭进去看了看,火势是从卧室的书桌开始的,整个书桌的书、笔记本、信笺,无一幸存。

  可他桌上根本没有任何能引起火灾的东西。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80页 / 共14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