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车马慢》作者:Shim97.txt
当前页码:第22页 / 共144页
页码选择及下载地址在本页尾部    ↓移到底部


  “你这话说的,好像他们一家人都天南地北,一年才聚一次似的。”宋悦开玩笑道。

  路昭想了想:“他们好像确实很少聚在一起。我在方先生家打工这么久,只有他哥哥会偶尔过来,但也是为了看方恒,顺便和方先生聚一聚。”

  “他父母一次都没有出现过。”路昭说,“但是听起来,他父母感情还挺好的,家庭也很和睦。”

  宋悦撇撇嘴:“那你的方先生也太惨了吧,爹不疼娘不爱的,一个人在首都待着。”

  “也不能这么说啦。”路昭想了想,“他父母一定也很重视他,才会把他教得这么好。”

  他看向宋悦:“你是不是明天要回老家了?不用收拾东西吗?”

  “明早把东西都塞柜子里就行。”宋悦说,“我哥来接我,跟我一块儿回去,我只要带上身份证就行了。”

  第二天,宋兴果然一大早就到了他们宿舍楼下,大声喊:“宋悦!起床了!要回家了!”

  不过他没把宋悦喊醒,倒是早早起来的路昭听见了,把宋悦从床上拖了起来。

  宋悦顶着乱蓬蓬的头发,赶紧洗漱,把身份证和水壶往背包里一塞,随手扎了个马尾,就跑下了楼。

  直到下楼,他才想起一事,回头冲楼上喊:“路昭!”

  路昭从窗台探出头来。

  宋悦朝他挥手:“提前祝你新年快乐!”

  路昭笑了笑:“你也新年快乐!”

  宋悦高高兴兴坐上轿车:“终于要回家啦!”

  驾驶位的宋兴递给他一袋包子:“吃早饭。”

  宋悦刚刚起来,还没有胃口,就把包子提在手里,往后座看了看:“怎么这么多东西啊?我们怎么上火车?”

  “不坐火车了,开车回家。”宋兴说,“我找朋友问了,这会儿火车上连个站的位子都没有。首都到平州一路都是国道,开车比火车还快点,后天凌晨就到家了。”

  宋悦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这么多东西,我可提不动。”

  宋兴不由说:“给你惯的。”

  这时,他才突然发现,宋悦马尾上绑着的发圈,是连自己都没见过的新奇精美款式。

  “这个发圈,你在哪买的?”宋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我怎么没在首都的百货店里见过这种货样。”

第34章

  宋悦有些莫名其妙的心虚,没敢提徐行知的名字,只说:“一个朋友送给我的。”

  宋兴倒也没有多问,兄弟两人一路往南,开车开了一天一夜,中途只在加油站停下来吃点东西,上个厕所。

  到第三天凌晨三点半,轿车总算开进了平州的州府,金阳市,此时市内已是一片深夜的安宁,只有昏黄的路灯照着兄弟俩的回家路。

  宋悦在车上颠了这么久,早累得在副驾驶睡着了,宋兴一边开着车,一边把他叫醒:“已经进市区了,马上到家了。”

  “几点了?”宋悦勉强睁开眼睛,看向车窗外宁静的夜空,发了会儿蒙,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带家里的钥匙。”

  “我提前打过电话说要回来,爸妈肯定等着呢。”宋兴说。

  宋悦看着窗外发了会儿呆,转过头说:“你有好几年没回来过年了吧?”

  宋兴点点头:“春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在首都又远,总凑不出时间回家。”

  “钱是挣不完的。”宋悦抱着怀里的书包,掏出水壶来喝了一口水,“今年你回来了,爸妈肯定很高兴。”

  他说完,车厢里沉默了片刻,半晌,宋兴说:“等过完年,我准备去暨州看看。”

  宋悦微微一愣:“去暨州干嘛?”

  “暨州最南边,开放了一个港口,有不少进口货。虽然比不上北边的螺城那个大港口,但货物新奇,价格低,我准备去看看有什么生意能做。”宋兴说,“而且,回到南方做事,离家也近一些,能经常回家看看。”

  宋悦心头一动。

  徐行知每次说的去南方,是不是就是去这个暨州的小港口呢?

  轿车开到了市内一处居民区,宋悦和宋兴的家就在这儿,是一栋带院子的自建三层小楼。

  这会儿小楼里果然还亮着灯,宋兴将车停在路边,宋悦就下车冲着院里大喊:“爸!妈!我和哥哥回来了!”

  不一会儿,屋门就开了,里头走出来一位个子高挑的雌虫,宋悦连忙叫道:“妈妈!”

  宋母快步出来,给他们打开院子的大门,让宋兴把车开进来。

  “车上的东西明天再卸,先进屋吃点东西,洗漱睡觉。”他赶着兄弟俩进屋,又去给他们热饭菜。

  宋悦在玄关换上自己的棉拖鞋,走进屋里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爸爸呢?”

  “今年春节生意好,厂里加班加点,他在盯着,这几天直接睡在厂里,家都没回。”宋母说。

  他热好饭菜,招呼两个儿子过来吃饭,又去拿来收音机,拍了拍。

  收音机里滋啦滋啦响了两声,开始回放上午的广播新闻。

  “今日上午,总理来到宁海港口,察看临港交易市场,听取了港口对外开放建设情况汇报。总理强调,宁海港需充分运用对外开放试点优惠政策优势……”

  正吃着饭的宋兴一顿:“总理去宁海了?”

  宋悦不明所以:“那是哪儿啊?”

  “就是刚刚车上跟你提的那个暨州开放的小港口。”

  “一个小港口,总理去那里干什么?”

  宋兴扒了两口饭:“接着听。”

  他一边吃一边听广播,宋悦却根本听不懂,就和母亲闲聊:“妈,你说总理出行,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啊?要是坐火车,岂不是也像我们一样挤在车厢里?要是有特务,那多危险。”

  宋母瞪了他一眼,说:“成天想些乱七八糟的,少看点电影。”

  宋兴听着广播,也插了一嘴:“有便衣保镖随身盯着呢,你以为跟在总理身边那些穿得普普通通的人,都是路人?”

  “真的呀。”宋悦惊奇道,“我以为只有电影里有呢!那现在还有真的特务咯?”

  宋兴说:“多的是,电影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嘛。只是咱们普通老百姓,碰不上而已。”

  宋悦想了想,附和道:“碰上了,咱们也没本事认出来。”

  他吃完饭,困劲又上来了,飞快洗漱,就回到自己卧室,爬上了床。

  然而,南方冬天的湿冷,比北方的干冷可要命多了,家里也不像北方有土炕,有厚墙。被褥虽然是母亲新铺上的,依然冷冰冰带着潮气。

  宋悦把自己蜷成一团,有点怀念在孤儿院睡过的土炕了。

  这时,卧室门被推开,宋母提着热水袋进来,掀开他的被角,把热水袋塞到了他脚底下。

  “刚刚灌的。”宋母把被子重新盖好,拍拍他,“好好休息,明早妈妈不来叫你起床,多睡会儿。”

  宋悦两脚踩住了热乎的热水袋,这才暖和多了,嘿嘿一笑:“谢谢妈妈。”

  宋母起身出去,正要给他拉上卧室门,忽然看见门边的梳妆台上,摆着两个漂亮的发圈。

  他顿了顿,伸手拿了一个在手里看,正是那个小橘子的发圈。

  宋悦看见了,那种心虚的感觉又浮了上来,他赶紧说:“那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

  宋母看了他一眼:“你谈恋爱了?”

  “!”宋悦连瞌睡虫都跑了,大叫,“没有!”

  宋母把小橘子发圈放回了梳妆台:“你不是不喜欢橘红色吗?怎么还带着回来。”

  “……”宋悦说,“我变了,我现在喜欢了。”

  宋母笑了笑:“我看不是喜欢这个颜色,是喜欢送这个的人吧。”

  “妈妈!”宋悦羞愤地大叫,“你怎么乱讲,我生气了!”

  “好好,我不讲了。”宋母敷衍地安抚他两句,拉上了卧室门。

  宋悦不满地重新躺好,脑子里却又回想起在孤儿院时,徐行知给他扎辫子的情景。

  那会儿,冬季晌午的太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他们身上,他抬头看徐行知的时候,都能看见他脸颊上那层细细的绒毛。

  他确实很英俊。

  宋悦不由自主地笑了两声,把脸埋在了枕头里。

  第二天,宋兴就自觉地出门去工厂帮父亲的忙了,宋悦在家里懒懒散散过了几天,偶尔帮母亲做做家务,很快到了除夕夜。

  宋母在厨房忙碌,宋父就去给他打下手,宋悦打开了像个小柜子一样的电视机,里头还是一片雪花。

  “都要八点了,怎么还没信号啊,待会儿联欢晚会都要开始了。”他连忙叫宋兴,“哥,你去楼顶看看天锅。”

  宋兴就爬上楼顶,一边调天锅的位置,一边朝楼下喊:“有信号了吗?”

  “没有!”

  “现在呢?”

  “还是没有!”

  ……

  等到年夜饭摆满了桌子,宋兴宋悦才终于把电视机调出了画面,联欢晚会恰好开始。

  “吃饭了!”宋母在餐厅叫着,“一来肯定是唱歌,咱们听着就行了。”

  宋兴从客厅走过来,又去餐柜里拿了一瓶酒,给父亲和自己的酒盏倒满。

  宋悦则给母亲和自己倒上茶水,一家人围着餐桌坐好,高高兴兴举起杯子相碰。

  “新年快乐!”

  屋里的欢声笑语似乎融化了屋外的严寒,一年到头,在此刻能和家人团聚,一年里的辛苦便都有了价值。

  学校里,没回家过年的学生们都聚到了一起,各个学院各个年级都有,七八十号人热热闹闹在食堂一块儿吃了学校特别准备的年夜饭。

  说是年夜饭,比平常食堂的饭菜丰盛,但和家里精心准备的饭菜当然不能比,只是每个人都能分到好几个鸡蛋,一份肉菜,两个大白面馍馍而已。

  这天晚上的汤比平时的料更足,大家就着汤吃着馍馍和肉,说说笑笑,猜着今年联欢晚会有什么节目。

  年轻人没有多少乡愁感慨,只要当下开心,就能忘记一切烦恼 。

  晚饭将尽,忽然有人喊了一句:“下雪了!下大雪了!”

  学生们呼啦啦地涌到了门口,路昭急急把最后一口肉吃了,一口气喝完汤,拿着剩下的半个馍馍往门口跑。

  他这半年虽然个头往上蹿了蹿,奈何身高基数小,到现在还只有一米七八,挤到一群人高马大的雌虫里,只能看见前面人的后脑勺。

  “哇!真的好大的雪!我在老家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今年首都太干燥了,还没下过雪呢!”

  “这雪要是下一整晚,明早该到小腿高了吧?明天可以打雪仗了!”

  “不用等明早,下一个小时就能打雪仗了!”

  路昭一听,更加想看了,他老家是暨州的,是整个大陆的最南边,从来都没见过下雪。

  他把手里抓的馍馍吃完,在人群里努力往上蹦:“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没见过下雪!”

  他身旁几个雌虫哈哈大笑。

  “哈哈,这儿有个南方人!”

  “让你看,让你看。”

  说着,他背后那个雌虫就一把把他拎了起来,直接让他坐在了自己肩膀上。

  视野猛然开阔,路昭一下子看见了屋外的景象。

  漫天的鹅毛大雪从漆黑的夜空纷纷扬扬洒落,地上已经积起了一层薄雪,将门口的水泥道和旁边的泥土地全部覆盖成一片雪白。

  “哇……”路昭感慨道,“这就是下雪啊……”

  挤在门口最前方的学生们已经忍不住了,冲出去就开始在雪地里撒欢。

  众人呼啦啦涌了出去,路昭还坐在人家肩膀上,稀里糊涂地也被扛着加入战场。

  地上的雪还不够厚,但树上的雪已经够了,扛着他的雌虫带着他冲到一棵树下,把他一扔,然后一脚踢在树干上。

  来不及跑的路昭被兜头的雪洒了一身。

  冷冰冰的雪从他衣领里灌进去,冻得路昭立刻缩起了脖子,从树下跑出来把自己好好抖了抖。

  那个作弄他的同学早跑得远远的,冲他大喊:“新年快乐!”

第35章

  第一次在异地他乡过春节,并没有路昭想象的那么孤单,留校的同学们聚集到了一栋宿舍楼,天天相约一块儿出门吃饭、打雪仗,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他还因此认识了不少其他学院的同学。

  本以为难熬的春节公休,眨眼就过去了。

  正月初十,路昭早早出门买了菜,赶到方先生的住所,楼上楼下好好打扫了一遍卫生,便到了中午。他自己简单做了些东西吃,下午又找来铲子,去铲小院门口的积雪。

  方先生走的时候说过,初十这天下午回来,等他把门口和院子里的积雪清理一番,大概方先生也该带着胖崽回来了。

  正月里首都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场雪,这会儿路上的积雪还没化,路昭把院门口的积雪都铲在一块儿,干脆堆了个大雪人,当做迎接方先生和小胖崽回家。

  而后,他又把院子里的小路清理了一遍,草坪和花圃上的积雪倒不需要清理,积雪自行融化对草木更好。

  方先生这栋小楼可真不算小,院子里也很宽敞,路昭整整打扫了一个下午,腰都直不起来了。冬季天黑得很早,等他收拾完时,日头已经昏暗下来。

  “还没到吗?”路昭不时到花园门口转悠一圈,看看远处,期望道路尽头会有那辆熟悉的小轿车从黑夜中驶出来。

  他有些心急,连晚饭都已经做好了,放在餐厅的桌上,拿大碗扣着保温,想等着方先生和小胖崽回家,一起吃饭。

  他们从潘州一路开车过来,路上肯定又有大雪又结冰,起码也要开一两天,而且吃不上一口热饭,路昭希望能让他们一到家就吃上热饭热菜,好好暖和一下。

  他在门口等了老半天,附近其他人家已经传来了饭菜的香味和热闹的谈笑声,只有他这里仍是孤零零的。

  天色越来越晚,寒风呼啸,又开始下起雪来。

  路昭的头顶和肩膀都落满了雪花,脸蛋和鼻尖被吹得通红,心里仍想着:说不定再等一等,他们就到了。

  他伸长脖子期盼地看着这条道路的尽头,直到冷得浑身都发抖了,才终于回到屋里去。

  屋子里他早打开了电暖炉,这东西可是稀罕物件,搁在客厅能让整间屋子都暖和起来,就是特别耗电。

  路昭早早把它开起来,本来是想让方先生和小胖崽一进屋就能暖和一下的,这下他自己吹完冷风,走进被炉子薰得暖融融的屋里,立刻连打了四五个喷嚏。

  “不会吹感冒吧。”路昭搓搓自己的脸,可惜手早冻得冰凉,摸哪儿都是热的,只能烧了一壶热水,慢慢捧着喝。

  他肚子也饿了,就去餐厅夹了些还有余温的饭菜,吃了饭之后洗了碗,就开始犯困。

  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些发热,似乎真的要感冒了,可这会儿外头的药房肯定已经关门,他把方先生的药箱找出来,发现里头备的感冒药还没拆封,但已经过期了。

  路昭只好又烧了一壶热水,捧着杯子不停喝水,去了好几趟厕所。时间越来越晚,屋外却没有轿车的动静,他只能把电暖炉的挡位调低,继续在沙发上坐着等。

  他的作息非常规律,一过九点半,就困得脑袋直往下点,再加上屋子里暖融融的,让困意不停往外钻,不知何时,他靠着沙发睡着了。

  凌晨一点,方曜的轿车停在院外。

  院门口的积雪已经被铲过,但晚间又下了点小雪,将院门口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白。

  院门口一侧,还立着一个大大的雪人。

  方曜微微一愣,下了车打开院门,院里的小楼窗户中透出昏黄的灯光。

  他连忙把车开进来,关上院门,从副驾驶上把熟睡的方恒抱下来,往屋里走去。

  推开屋门,亮堂的灯光和暖意扑面而来,霎时吹散了他长途奔波的寒冷和疲倦。

  玄关处已经摆好了一大一小两双棉拖鞋,方曜一边换上鞋,一边唤了一声:“阿昭?”

  屋里没人应答。

  方曜把抱着的胖崽脚上的棉鞋也脱下来,放在玄关,而后才抱着他走进屋,一眼便看见了沙发上睡着的路昭。

  方曜走过去,本想叫他,可又打住了。
下载本书
当前页码:第22页 / 共144页
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例如第10页,就输入数字:10